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 章末检测

日期: 2025-04-16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25题,1~2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1~25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对而不全得1分,共55分)

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和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在生态学上分别称为(   )
A、 种群和群落
B、 种群和生态系统
C、 群落和种群
D、 群落和生态系统
细菌、放线菌、真菌、蓝细菌、轮虫、小线虫、鼠妇等生物杂居在土壤中,它们的分布受土质、土层、食物、季节、耕作措施等因素制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土壤中的生物既有生产者也有分解者
B、 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C、 利用放线菌、真菌等产生的抗生素防治作物病害属于生物防治
D、 土壤含氧量、有机物含量是影响土壤生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高密度混养的大、小鲈鱼,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是(  )
A、 种内竞争、捕食、捕食
B、 捕食、捕食、捕食
C、 种内竞争、寄生、捕食
D、 捕食、寄生、捕食
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 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 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 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 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种间竞争关系
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 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 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 中灌木呈随机分布, 大灌木呈均匀分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 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 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 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人工鱼塘里的某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幼鱼与浮游动物只存在捕食关系
B、 该淡水鱼的幼鱼和成鱼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C、 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 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校园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 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断下列有关三种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 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对一方有利
C、 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对彼此有利
D、 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下列关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的群落,物种组成不同
B、 不同群落的树木没有差别
C、 黑龙江比海南的乔木物种丰富度高
D、 连云港花果山的乔木林和吉林长白山的乔木林的物种组成相同
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B、 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昆虫首先出现在灌木阶段
C、 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D、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若一种新的优势种出现,则原有优势种消失
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 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 河流因为堵塞而成为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C、 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D、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
某农田弃耕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演替,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优势植物和常见植物记录如下表。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弃耕年数

优势植物

其他常见植物

0~1

马唐草

1

飞蓬草

豚草

2

紫菀

豚草

3

须芒草

5~10

短叶松

火炬松

50~150

栎等硬木树

山核桃

A、 在演替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物种,并取代原有的物种
B、 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
C、 群落演替使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
D、 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比较缓慢
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演替的先后顺序:乙→丙→甲→丁
B、 生物多样性:丁>甲>丙>乙
C、 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D、 此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科研人员调查了某地不同林龄的松林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真菌的种类,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林龄/年

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

18

14.72

64

35

30.90

66

51

26.20

41

A、 选取的三种松林的面积、温度等环境因素应相近
B、 土壤有机碳被真菌分解后为林木提供营养物质
C、 松林中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 松林生态系统经历时间越长真菌的多样性越高
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去的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现在黄沙满天、水土流失的现状是人类过度破坏群落结构导致群落退化的结果
B、 人类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通过植树等手段加速次生演替的步伐
C、 我国颁布的《退耕还林条例》有利于群落演替的进行
D、 在沙漠上不能演替出稳定的群落
某地红松林受到人为砍伐破坏,形成一片“空地”,一段时间后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等植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松重新成为该处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属于次生演替
B、 “空地”形成前后,物种的丰富度不同
C、 与杨树、白桦相比,红松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D、 “空地”上的红松林一定与其他红松林的物种组成相同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树组成一个种群
C、 群落中食物相似的物种种间竞争相对更加激烈
D、 农田生态系统退化成荒地时,物种丰富度随之降低
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 若时间允许,甲一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 乙群落的演替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 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相同

非选择题(共4题,共45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