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山西省孝义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日期: 2025-03-28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隋朝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
A、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B、 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C、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 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下图所示为唐蕃会盟碑,其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是我国民族间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为唐蕃友好交往做出贡献的中原人物是( )

A、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
B、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C、 金城公主和尺带珠丹
D、 松赞干布和尺带珠丹
“唐朝时期,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这段材料说明唐朝时(    )
A、 形成了开放、积极向上、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
B、 妇女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C、 妇女和男子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D、 妇女具有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 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 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C、 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明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躬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A、 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 实行科举制
C、 废除丞相
D、 大兴文字狱

综合题

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中国历史》

材料二: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

的升降、甚至贵践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四:八股取士制度是明清统治集团为选拔人才,经过长期摸索,总结经验救训,最后确定下来的。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改编自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