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八下历史期中复习专题:04 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日期: 2025-04-08 复习试卷 来源:出卷网

第一个五年计划

我国在“一五”期间,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 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
A、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 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C、 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D、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宣传画册,标题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开始进行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B、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开展
D、 工业上“大跃进”全面开启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列对联中反映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
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 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话第一个五年计划
B、 “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C、 “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
D、 “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 “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C、 “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D、 “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下面是王老师上课时出示的学习卡。卡中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改革开放
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得以改变是通过(   )
A、 辛亥革命
B、 土地改革
C、 一五计划
D、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有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 三大改造后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
C、 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D、 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中共十三大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我国开始进入这一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土地改革的顺利结束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这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其特点是(   )
A、 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 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
C、 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
D、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B、 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D、 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如果为如图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 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但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新中国的成立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我国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过程中有一个创举是(   )
A、 租赁政策
B、 借用政策
C、 赎买政策
D、 没收政策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在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的创举是赎买政策
C、 到1957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D、 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文化大革命”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B、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1967年,《红旗》杂志载:“在需要夺权的那些地方和单位,必须实行革命的三结合的方针,建立一个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无产阶级权威的临时权力机构。”这个“临时权力机构”的设立(    )
A、 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倒退
B、 适应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
C、 初步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D、 有效保障了当时各项工作的进行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两幅图出现在()

A、 “大跃进”运动时期
B、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文化大革命”中的实际指挥部是(   )
A、 中央人民政府
B、 中央文革小组
C、 林彪集团
D、 江青“四人帮”集团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