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素养一: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材料一:
图1 1919年参加会议的“三巨头” 图2 1945年参加会议的“三巨头”
素养二: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材料二: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
——林·亨特《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
素养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材料三: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
年份 | 1952年 | 1967年 | 1975年 | 1983年 | 1991年 | 1999年 |
国民生产总值(百万) | 1 215 855 | 2 433 880 | 3 213 870 | 3 836 859 | 467 229 | 5 403 597 |
注: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单位“百万”为1990年国际元。(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素养四:历史归纳,是指能够对比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的能力。
材料四:“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钱乘旦《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