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科学试卷库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综合测试卷

日期: 2025-04-06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如图所示分别为水电解实验的装置图和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b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
C、 由图乙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
D、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是化学实验中常见且用途广泛的一种物质。对下列各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变化得到氧气体积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D、 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
B、 水→氢气+氧水(通电)
C、 锌+稀硫酸→硫酸锌+氢气
D、 甲烷+氧气→燃二氧化碳+水(点燃)
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该反应生成的N、Y的质量比为9:8
D、 M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可以通过坐标曲线的方式形象地表达出来。对于下列四个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可用来表示从菜豆种子萌发到发育成幼苗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B、 乙图是人体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曲线图,bc 段膈顶上升
C、 丙图表示人体消化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说明人在寒冷时消化食物的能力减弱
D、 丁图是某条食物链上生物含有毒物质的相对数量关系,这条食物链是丙→甲→乙→丁
钨丝灯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钨丝(W)的温度可达3000℃以上,导致钨升华而使灯丝变细。加入固态碘(I2)可延缓灯丝变细,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灯管中的钨只发生物理变化
B、 该灯管中的W和I2均属于单质
C、 反应①中碘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 反应②属于化合反应
如图所示,①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其中的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②和③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小金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①中,将MnO2浸入H2O2溶液,MnO2可分解产生氧气
B、 若用装置②的方法收集氧气,需等到导管口气泡均匀并连续冒出时才可收集
C、 若用装置③的方法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进行验满
D、 将装置①分别与装置②或③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B、 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C、 肾小管周围缠绕着毛细血管,利于发生滤过作用
D、 心脏房室间、静脉内有瓣膜,利于防止血液倒流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在催化、加热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右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4种物质中,C,D都属于氧化物
C、 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
D、 该反应物中反应物A与B分子个数比是1:1
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CO2
B、 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7∶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冒白雾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白光
D、 向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会产生白色的碳酸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温度达到着火点时,所有物质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 架空烧木材燃烧会更旺,是因为提高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最终一定引起自燃
D、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小明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2O3、Fe3O4、FeS
B、 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3、NO2、NH3、NO
C、 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Al2O3
D、 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2、N2、CO2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使用的红磷量不足,将会导致测出结果偏小
B、 可以用木炭燃烧代替红磷消耗氧气
C、 不打开橡胶塞,可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D、 水由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几次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再次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下列关于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成分只有氧气和氮气
B、 氟利昂的使用会造成臭氧的减少
C、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 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C、 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 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依据图①②③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①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化
B、 图②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
C、 曲线③表示某人的呼吸频率是20次/分钟
D、 图④表示的是水分或无机盐在肾小管中的变化
小乐为了检验气体X(纯净物),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到实验①中干冷烧杯内壁有水珠,实验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对气体X分析正确的是(   )

A、 根据实验①的现象,说明气体X含氢、氧元素
B、 根据实验②的现象,说明气体X含碳、氧元素
C、 根据实验①②的现象,说明气体X为甲烷气体
D、 根据实验①②的现象,说明气体X一定含碳、氢元素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 ①变红,③不变红
B、 ④变红,③不变红
C、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 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 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解答题

相关试卷推荐

  1.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第五中学七年级科学3月作业检测试卷(第1章+7上部分)
  2.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月泉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1.1-2.3)
  3. 浙江省嘉兴市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限时作业 八年级下科学
  4. 浙江省杭州市保椒塔申花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月质量调研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1.1-2.2)
  5.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稠州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独立作业(第1章)
  6.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城区8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7. 浙江省杭州天杭教育集团承华思远学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8.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六校联合命题考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9. 浙江省嘉兴市清华附中嘉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10. 浙江省杭州安阳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科学卷
  11.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12. 浙江省温州新希望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七年级科学试题
  13.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14.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科学3月作业检测试卷
  15. 浙江省浙派联盟2025年九年级3月科学独立作业
  16. 浙江省初中学校“TZ-8”共同体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