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重庆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A卷)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06-28
中考真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5分,第17题5分,第18题9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共35分。请按等题卡要求作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元年至三年(627~629年),饥、蝗、水灾连续不断,唐太宗迁关中灾民至其他诸州就食。唐高宗时,灾害时有发生,除多次令灾民迁移它地外,也曾转运河东、山东、江南、淮南米粟至关中救饥。

——摘编自高建国、夏明方、么振华《中国灾害志》

材料二:面对庞大的失业大军和贫穷者,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等机构,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为数以万计的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1935年,国会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

一一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纪实(部分)

时间

概况

结果

1949

—1978年

①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②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建立农村

初级社会保障体系。

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最基本制度保证。

1978

—2012年

①完成一系列农业农村重大改革;

②国务院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

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纪要》等,推进大规模扶贫开发国家行动。

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

2012

—2021年

将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

完全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整编自国新办《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等

请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新的思想武器去拯救中国。“五四”后,他们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等,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工人夜校,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先进的中国人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一部分工人也提高了阶级觉悟。

——据张小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论析》等

材料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初步形成……在中国,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打击敌人……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就是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严峻国情……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艰辛探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论十大关系》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理论成果……使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

——摘编自霍豫《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特征和启示》

请回答: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