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日期: 2025-04-19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
A、 伏特
B、 安培
C、 焦耳
D、 欧姆
图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水中筷子向上弯折
C、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D、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体育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图示能够达到减小摩擦目的的是(   )
A、 踢足球试穿钉鞋
B、 足球守门员戴橡胶手套
C、 乒乓球拍贴一层橡胶垫
D、 轮滑鞋装有滚轮
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书包带做的很宽
B、 图钉帽做的很大
C、 吸管的一端做成尖形
D、 大型载重汽车有很多个车轮
图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树叶上的露水
C、 秋天大雾弥漫
D、 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
关于四冲程汽油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吸气冲程,吸入气缸内的是空气
B、 在压缩冲程,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 在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在排气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打开
下列数据是某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
B、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40℃
C、 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D、 中学生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图示的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
B、 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一定等于通过电阻R2的电流
C、 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一定等于电阻R2两端的电压
D、 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一定等于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踢出的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足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人用力蹬地向上跳起,人对地面的力等于地面对人的力
C、 人用力向前推桌子没推动,此时人对桌子的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D、 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风能、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C、 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发电的
D、 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因此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图为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B、 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 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力
D、 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冰球所受重力没有做功

多选题

双选题

填空题

实验题

综合题

请阅读《你好火星,我是祝融》。

你好火星,我是祝融

在中国神话体系中,祝融是为华夏民族传下火种的创世祖神之一,教会了古人学会用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个充满文化色彩的称号,在全网投票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个火星车的大名。天问,问天!祝融,探火!中国航天在用极致的浪漫组合将神话变成现实。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着陆巡视组合体,成功切入环绕火星轨道并成为火星的一颗人造卫星。2021年5月15日,在经历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天问一号,成为中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祝融号,成为中国首个火星巡视器(火星车)!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与地球同为岩质行星,元素组成和基本结构与地球相似,它的成长与演化历史也揭示着地球的过去和未来。祝融号选择的着陆区是高度较低的乌托邦平原,总着陆时间在9分钟左右,也被叫做“恐怖九分钟”。这是因为:火星虽是近邻,但与地球的距离在5500万千米到4亿千米之间变化,远超月球。这不仅意味着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动辄需要飞行7-11个月,还意味着从地球上发出信号与火星通信,至少需要6-45分钟的双向通信时延。火星大气稀薄,引力较小,整体着陆过程仅持续数分钟,期间根本不可能在地球上进行控制,这个过程必须依靠着陆组合体独立自主完成。当地球上的航天人通过精确计算得知祝融号正在火星独立完成各项着陆操作、却不得不耐心等待信号回传时,这种焦急的体验不可谓不“恐怖”。

着陆期间,祝融号到底经历了什么?在最终确认开始着陆指令后,着陆巡视组合体会与天问一号环绕器分离,开启独立着陆之旅。期间姿态控制发动机工作,严格控制着陆轨迹角度与方向。冲入火星大气后,5千米/秒级别的速度依然导致稀薄的大气冲击和摩擦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和热量,足以融化大部分金属。通过隔热大底和多种散热手段,着陆巡视组合体的温度依然能保持常温。期间速度骤降到数百米/秒,巨大的降落伞在火星上空约10千米的高度打开,如图所示。随着速度的迅速降低,已经被烧蚀得不成样子的隔热大底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对这一功臣的“回报”是:它将被抛离并直接脱落在火星表面。此时,暴露出来的底部雷达和工程相机等立即开始急速工作,紧盯目标着陆区域,分析与预计的匹配程度,让控制导航计算机快速解算最佳着陆方案。初步选定期间,速度已经降至100米/秒以内,降落伞功成身退,此时才是大戏上演的时刻。

着陆巡视组合体依靠底部强大的反冲火箭工作开始减速,如图所示。各种传感器进一步仔细检查地面情况,避免乱石堆、斜坡、沟谷的特殊地貌,找寻最佳着陆角度和姿势。随着速度进一步降低至悬停避障状态,着陆巡视组合体近距离火星表面数米高。最后阶段火箭停止工作,尽力减少火箭工作扬起沙尘等因素对它们的影响,着陆巡视组合体成功降落火星表面。

天问一号探测火星,祝融号着陆火星,不仅是中国航天工程任务难度的新突破,更是我国在行星科学领域的史无前例突破。2000年前,屈原在长诗《天问》中发出的“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和“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旷世之间。2000年后,中国航天人要用实际行动给出解答:天问,问天!第一站就是火星,未来,还有更多的下一站来解答古人的疑问。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