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3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诗经》颂篇中就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昊天有成命,二后(文王、武王)受之”的记载。这类颂词(   )
A、 说明中国古代宗教正式形成
B、 旨在证明政权存在的合理性
C、 说明古代生产力发展程度高
D、 保证了商周政权的内部稳定
在宋朝,三省中“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主事的都是临事差遣官员。这样做的原因在于(   )
A、 强化君主的政治核心地位
B、 为了防止官员间勾朋结党
C、 汲取唐朝武人干政的教训
D、 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使然
下图是二战后德国柏林被四国分区占领的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柏林墙修建时①区占领国领导人为赫鲁晓夫
B、 ②区占领国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世界大国
C、 马歇尔计划对③区占领国并未产生明显帮助
D、 分区占领满足法国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愿望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均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1年—2021年,中国共产党风雨征程,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历久弥新;艰苦奋斗,成就辉煌。

材料一

1928年红四军在朱德、陈毅指挥下,于龙源口歼灭进攻之敌千余人。此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毛泽东领导红军排除“左”倾盲动主义的干扰,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由毛泽东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决议。这个决议进一步总结井冈山斗争和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论证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

——摘编自《央视国际网络》

材料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的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末新政开始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北新学蔚起,开启了教育近代化的历程。这一历程是在引进、走出、对抗与交融中完成的。

表现

引进

清末教育新政,中国人“假道于日”,学习西方。从1901年到1910年的10年间,新式教育迅速发展,我国近代教育进入系统化和制度化时期。到了民国时期,中国引进欧美教育模式,来构建自己的近代教育体制。

走出

为了学习西方,东北地方政府还经常派人出国考察。清末多派往日本考察。欧战以后,时有特派专员分驻欧美考察。据统计,东北大学的128名教职员中,留过学的有77人。这些人大量翻译、引介和使用国外著作和教育办学思想。

对抗

五四运动以后,反帝爱国思想深入民心。尤其是1925年,东北各大城市响应全国教育联合会的要求,将“民族主义”融入教育中。东北地方政府针对帝国主义殖民教育的侵略,开展了“收回教育权”运动,“抵制外人实施的同化式教育”,以实现民族教育自决和本土化。

交融

清末课程安排,既有传统的修身、读经讲经,又有代表西方先进文化的格致(包括植物学、声学、力学、化学等)、体操、图画等内容。到了民国时期,明令废止经学,各学校也翻译和引介了西方大量书籍作为教材等。中西兼备、文理并重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当时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等“五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部分或全部材料,围绕“东北教育发展”这一主题自拟论题,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内容加以论述。(要求:明确所选信息,写出论题。论述过程要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释分析逻辑清晰。)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