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第一次联考试卷

日期: 2025-03-28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粒只分布于原核细胞中
B、 常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从而获得互补的黏性末端
C、 DNA聚合酶能够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是基因工程中的“分子缝合针”
D、 细菌细胞内含有的限制酶能对自身的DNA进行剪切
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嫁接”到大肠杆菌细胞中制备工程菌,使其能大量合成人的胰岛素,用来治疗糖尿病等疾病。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嫁接”了胰岛素基因的工程菌的遗传性状未发生改变
B、 上述“嫁接”过程可采用经灭活处理的T2噬菌体作为运载体
C、 该工程菌能合成出有活性的胰岛素
D、 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相同
基因工程是在 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操作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A、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结合
B、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C、 目的基因的表达
D、 目的基因的人工合成
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通常存在于细菌体内,是目前该生物技术中唯一的运载体
B、 b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将A与T之间的氢键切开
C、 c连接双链间的A和T,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
D、 若要获得已知序列的d,可采用化学合成方法
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号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多,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录基因组测序
B、 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去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
C、 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
D、 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
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的DNA中,培育出羊乳腺生物反应器,使羊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B、 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细胞
C、 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聚合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D、 科学家将人凝血因子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重组在一起,从而使人凝血因子基因只在乳腺细胞中特异表达
科研小组利用蛋白质工程将某细胞中的一种转运蛋白X进行改造,并使改造后的转运蛋白X基因在细胞中正常表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工程中可构建出自然界全新的基因
B、 该过程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
C、 经改造后的蛋白质不需要再进行功能鉴定
D、 经改造后的基因在表达过程中仍遵循中心法则
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进展和应用前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对基因结构的定点突变实现玉米赖氨酸合成的关键酶结构的改变属于蛋白质工程
B、 用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治疗半乳糖血症
C、 对蛋白质进行分子设计必须从蛋白质的功能特点入手
D、 目前,科学家通过对基因结构的改造,生产出自然界中从来不存在的蛋白质的种类还很少
在一个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  )
A、 细胞失去了全能性
B、 细胞中的基因部分丢失
C、 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D、 细胞中的基因变异不同
人们利用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来进行工厂化生产,这是利用了该项技术的哪些特点(  )

 

A、 操作简单
B、 使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
C、 培育新的性状
D、 高效性和保持种苗的优良遗传特性
如图表示一人工种子,下列与人工种子培育生产过程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胚状体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的
B、 人工种子一般用离体的植物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
C、 图中的胚状体也可以是不定芽顶芽和腋芽
D、 同一批次的人工种子可以保证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为探究矮牵牛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小组的实验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需悬浮在50%蔗糖溶液中
B、 过程②会发生减数分裂
C、 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
D、 原生质体虽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
甘薯由于能增强免疫功能、防癌抗癌、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等越来越被人们喜爱。但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同时又是同源六倍体,具有自交不育和杂交不亲和性,这使甘薯生产和育种存在诸多常规方法难于解决的问题。下列相关操作不合理的是(    )
A、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制作人工种子,可解决种苗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
B、 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苗,使植株具备抗病毒的能力,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C、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实现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杂交不亲和,充分利用遗传资源
D、 利用培养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育种,可以显著提高变异频率,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A、 培养过程中始终需要提供适宜的光照
B、 ②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
C、 ①过程使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利用了酶具有的高效性的特点
D、 ④过程需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
在下列选项中,没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 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C、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D、 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
下列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属于原代培养的是(  )
A、 用胰蛋白酶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的过程
B、 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
C、 出现接触抑制现象后接下来的细胞培养过程
D、 哺乳动物细胞在培养基中的悬浮生长过程
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共同之处是(  )
A、 培养基的成分相同
B、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 均需提供光照
D、 均可实现细胞的全能性
动物细胞培养中需要经常转换培养基,以下对其原因的说明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正常细胞贴壁生长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即只能形成单细胞层,而不能重叠
B、 由于考虑到氧气等的供应而在培养瓶中加入的培养基不是很多,会出现营养供给不足的现象
C、 活细胞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对细胞自身有毒害作用,需要定时“转管”加以清除
D、 细胞长到一定阶段,换成促分化培养基,诱导产生各种组织器官或系统,直至产生动物新个体
在核移植时,通常将整个体细胞而不是细胞核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体细胞太小因而去除细胞核较困难
B、 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少因而对遗传的影响很小
C、 直接将体细胞注入卵母细胞简化了操作程序
D、 体细胞的核离开了原来的细胞质将不能存活
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单克隆抗体制备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本原理相同
B、 单克隆抗体制备与植物体细胞杂交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相同
C、 单克隆抗体制备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在细胞融合前处理过程相同
D、 单克隆抗体制备与植物体细胞杂交都需要筛选且筛选目的相同
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胚胎,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到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胚胎细胞核的移植成功率高于成体细胞核的移植
B、 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之一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C、 重组细胞最初分裂时,DNA复制后不再进行转录
D、 大熊猫的克隆成功证明细胞质具有调控细胞核发育的作用

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
B、 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 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D、 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很多生物工程技术都需要进行“筛选”,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需要筛选,以确保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
B、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第二次筛选,要选出杂交瘤细胞
C、 诱变育种过程中需要筛选诱变处理后的植株,以获得新品种
D、 动物细胞融合后要进行筛选,选出杂种细胞进行细胞培养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