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日期: 2025-03-31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看出:(    )

A、 打破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B、 中共组织领导新政协会议
C、 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D、 新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下图是1956年长春一汽全体职工写给毛泽东的一封信,信中内容反映了新中国(   )

A、 工业化已经全面实现
B、 汽车产业开始领先世界
C、 交通运输建设成就巨大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
1958年,我国凭票证供应的商品由粮、油、布等五种增加到五十多种,到1965年又减少到只有粮食、食油和棉布三种。此变化得益于(   )
A、 工业化建设的基本完成
B、 国民经济的合理调整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D、 对外贸易的广泛开展
下图是1967年12月2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结合所学知识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文化大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
B、 “左”倾错误影响报刊思想宣传
C、 人民公社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 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到农业生产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通过这场大讨论,党内外思想日益活跃,出现了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这场讨论(   )
A、 起到解放了人们思想的作用
B、 形成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C、 针对经济特区姓“资”姓“社”的问题
D、 使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
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 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D、 社会主义进入初级阶段
1980年,各大报纸上诸如《分田单干必须纠正》《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液蔓延》等文章比比皆是。这反映了当时(   )
A、 有待解放的观念限制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展
B、 经济发展必须要有阶级斗争的护航
C、 包产到户得到主流媒体的肯定和倡导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立足国情
1978年,广东清远率先在国营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结果迅速改变工业效益低下的状况。到1981年底,这种“清远经验”迅速在全国实施。这里“清远经验”的最大特点是(   )
A、 包产到户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分配方式的改革大大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消费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中国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的发展到注重质量
C、 中国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总是发生变化
D、 中国适应了国际形势变化的趋势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题,第31题24分,第32题 16分,共40分。

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事业蓬勃发展,外交成就硕果累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一个是战争方式,其结果是东北仍然是中国人的,未受侵犯,中国的国际威信由此大为提高。一个是会议协商,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

——摘编自《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三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  自1979年以来,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从当时的120个上升到2008年的171个。……在过去30年中,中国外交逐步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战略布局。……进入90年代后,中国对参与国际体系、尤其是多边外交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更为积极地参与国际体系和国际规范的建设。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成员,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