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生物中考一模试卷

日期: 2025-03-28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细胞质
使用显微镜观察小球藻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材前,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
B、 取材时,吸取适量小球藻涂匀
C、 对光后,可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D、 观察时,光越强观察效果越好
下列关于小球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活在水中
B、 通过细胞分裂繁殖
C、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大花杓兰盛开时进行人工授粉,6 周后种子逐渐成熟。研究人员在授粉后不同时间采收其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研究的单一因素是授粉后种子采收时间
B、 不同时期采收种子后提供的萌发条件应相同
C、 第4周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还没有发育成熟
D、 采收的时间越晚,种子越成熟,萌发率越高
若在短期内大量获得大花杓兰的新植株,可从其根状茎上分离出带芽的幼苗,进行栽植。关于这种繁殖方式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无性繁殖
B、 需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
C、 遗传物质来自母本
D、 有利于保持性状的稳定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这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 心室→心房→动脉
B、 心室→心房→静脉
C、 心房→心室→动脉
D、 心房→心室→静脉
坚持一段时间的适度运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会增多,这有利于(   )
A、 运输氧气
B、 止血凝血
C、 产生氧气
D、 吞噬病菌
人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 吸入气体时,胸廓容积变小,肺收缩
C、 肺活量增大利于组织细胞得到更多氧气
D、 坚持适量的运动利于改善和提高肺活量
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 肾脏
B、 输尿管
C、 膀胱
D、 尿道
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绝大部分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滤过面积大
B、 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增多
C、 血液中所有物质都能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D、 通常情况,肾小管重吸收作用能吸收全部无机盐
在视觉和听觉形成过程中,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分别是(   )
A、 视网膜和鼓膜
B、 角膜和耳蜗
C、 视网膜和耳蜗
D、 角膜和鼓膜
下列关于视觉和听觉的保护正确的是(   )
A、 室内光线昏暗时看书不开灯
B、 在长时间用眼后,进行远眺
C、 戴耳机听音乐声音调到最大
D、 听到巨大声响时,及时闭口
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会导致(   )
A、 后代的成活率很低
B、 后代患传染病的概率增加
C、 后代都会患遗传病
D、 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增加
酸奶制作过程中使用的生物技术是(   )
A、 克隆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发酵技术
D、 组织培养技术
制作好的酸奶一般在 2~6℃低温冷藏,关于这种保存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促进乳酸菌繁殖
B、 糖类分解速度减慢
C、 抑制杂菌的生长
D、 易保持酸奶的口感

选择题组

综合题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菌草全球“圈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药)用菌生产、消费国。作为菌物培养基的林木被大量砍伐,造成了林木资源紧缺、林地退化等问题。针对这一突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团队利用玉米、芦苇等野草作为主要栽培原料,替代椴木培育香菇、木耳等食(药)用菌并获得成功。此后他从野草和人工栽培的草本植物中筛选、培育出菌草 45种,适用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55种。菌草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野生香菇主要生长在温暖潮湿的森林枯木上。采用菌草栽培香菇,首先需要选择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的菌草切碎,作为培养料装入袋中制成菌包,随后进行高温灭菌。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菌种后,将菌包搬入到大棚中培养。仅“以草代木”栽培香菇一项,全国每年就可少砍树2000万立方米。利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采收后剩下的废弃培养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优质的饲料,实现了“植物—菌物—动物”的现代循环农业模式。此外,菌草的太阳能转化率为阔叶树的4~6倍,根量为一般农作物的3~5 倍,维系土壤能力比农作物高15倍。菌草含硫量低、灰渣量少,烟尘及二氧化硫排放量均较燃煤减少90%以上,最适宜作为生物燃料,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20多年来,通过林教授团队的不懈努力,菌草种菇技术被推广至全国31个省份,成千上万农民提高了收入。神奇的“中国草”还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在100多个国家扎根,播撒希望和友谊,传递信心和力量,助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实验探究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