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备考2022】2020-2021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专题05 晚清时期的侵略与反抗和近代化的探索

日期: 2025-04-03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    )
A、 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
B、 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 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    )
A、 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 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
C、 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D、 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    )
A、 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B、 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 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   
D、 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
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    )
A、 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   
B、 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   
C、 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   
D、 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
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当时(   )

A、 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
B、 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
C、 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
D、 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
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   )。
A、 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
B、 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
C、 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
D、 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