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内蒙古阿荣旗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北通郡涿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运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 促进了经济交流
B、 促成了贞观之治
C、 巩固了封建统治
D、 结束了分裂局面
小敏要研究唐朝时中日交往的史实,可供她选择的是(   )
A、 玄奘西行
B、 遣唐使
C、 《大唐西城记》
D、 新罗的政治制度
下列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 “贞观之治”
B、 黄巢起义
C、 安史之乱
D、 鉴真东渡
下列对不同朝代的科举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南北朝时设置了科举考试
B、 隋朝完善了科举制,设置了武举
C、 唐朝时进土科逐渐成为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
D、 明朝的八股取士发挥了读书人的真才实学
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宋代女词人是(   )
A、 李清照
B、 苏轼
C、 李白
D、 辛弃疾
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粮仓
B、 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
C、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成为瓷都
D、 南宋前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在《资治通鉴》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事件是(   )
A、 三国鼎立
B、 楚汉之争
C、 唐代的开元盛世
D、 明代的戚继光抗倭
下图历史人物七次率领船队远航,关于他的航海活动不符史实的是(   )

A、 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威望,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
B、 最远到达欧洲和地中海
C、 船上主要装载的是丝绸、焱器、茶叶、漆器等
D、 所到之处.都向当地首领表达通好意愿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与该诗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郑和下西洋
B、 戚继光抗倭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岳飞抗金
神话小说《西游记》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史实(   )
A、 张骞通西域
B、 鉴真东渡
C、 郑和下西洋
D、 玄奘西游
明清时期科技著作小说著作众多,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 李时珍《本草纲目》
B、 徐光启《水浒传》
C、 罗贯中《三国演义》
D、 曹雪芹《红楼梦》
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   )
A、 宣政院
B、 西域都护
C、 北庭都元帅府
D、 枢密院

材料题(共2小题,满分40分,21题20分,22题20分)

从古丝绸之路到现今的"一带一路",中国对外交流日益深入和扩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摘编自袁行需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 .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1405-1433 年,郑和率船队 7 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郑和7 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 200 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 60 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的船队有严整的编队,船只分工明确,分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务,还有战船护航。仅首次下西洋时,就有 27000 多人,其中有使臣、官兵、航海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宗教人士、翻译、医生 、厨师、工匠等。

材料四: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 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做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材料三、四摘编自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材料五: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互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