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28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建国初期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
A、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 实现了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高频率语汇最可能出现在1949年~1956年的是:(    )
A、 解放军、美帝国主义、三大改造、和平共处
B、 新中国、侵略、家庭联产承包、三大改造
C、 志愿军、和平共处、人民公社、五年计划
D、 中国、美帝国主义、五年计划、改革开放
2020年6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逝世,她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到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列情景与她参加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符的是(   )
A、   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 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通过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的行业是(    )
A、 农业、手工业
B、 农业、私营工商业
C、 资本主义工商业
D、 手工业、私营工商业
“两弹功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出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 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C、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A、 农业合作化
B、 手工业合作化要
C、 赎买政策
D、 以阶级斗争为纲
观察下面的两幅图片,其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是(    )

A、 三大改造为“一五计划”奠定了制度基础
B、 土地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保证了工业化成就的取得
D、 土地改革为社会主义法制成就的取得提供了经济基础
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伟大构想是(    )
A、 新发展理念
B、 “一国两制”
C、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 西部大开发
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放开肚皮吃饱饭,一亩能产万千粮
C、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 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
下面是李小花同学进行主题式复习时整理的图片。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农民向毛泽东报喜

吃饭不花钱    努力搞生产农村分田包产到户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会议
C、 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D、 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成就

材料分析题(本题4个大题,共52分)

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新生】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保家卫国】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工业起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民主法治】

材料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制度确立】

材料五:

图一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 图二递交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申请 图三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

请回答:

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力低下,假如任由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二:小明的爷爷今年62岁了,办了好几个工厂,是定陶有名的企业家,捐资修建了 好几所学校。作为千万富翁的他非常节俭,最看不得人浪费,他常说:“我六岁那年,全村开始大规模炼钢铁……我们陈集人民公社也成立了……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的口号。唉,我怎么看都有些不对劲呢?”

材料三:

材料四: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就农村问题发表重要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开后,一些适于搞包干到户的地方搞包干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邓小平扭转了乾坤》

材料五: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中共十四大报告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