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2《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3-24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英法再洗发动侵华战争

如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辛亥革命期间工
B、 军阀割据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英法联军之役快将完结时,俄国声称自己调停战争有功,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定两国“共管”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这段材料意在强调(    )
A、 中俄《北京条约》的签署遵循双方自愿原则
B、 俄国获取土地是调停战争的回报
C、 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攫取大量利益
D、 中俄《北京条约》划定了中俄的国界
天津在哪一条约中增开为通商口岸(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天津条约》
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
A、 《虎门条约》、《天津条约》
B、 《虎门条约》、《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 《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综合材料探究

文物回归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和文化遗产的重视。某班同学就“流失文物回归”这一主题,进行实践探究活动。

【民族之殇】第一小组

收集流失海外的文物图片,制作“流失文物图片”展板

导语: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有超过10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量教科文组织统计数据显示,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

乾隆粉彩六方套瓶,原藏于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这件陶瓷瓶被英国洛克爵士掠得。

《永乐大典》被称 为“世界有史以来 最欠的百科全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德国士兵曾从北京翰林院抢走3册《永乐大典》,后收藏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图书馆。

阎立本的《历代帝 王图》描绘了自汉 昭帝至隋炀帝十三个帝王像。民国时期由于各种原因流亡海外。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这座清代鎏金佛塔,制作精美,历时200多年依然金光闪闪,充分显示出清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1860年被劫持到法国后,现在是法国枫丹白露宫的镇馆之宝。

【飘零之痛】第二小组:调查海外现藏中国文物状况

我们小组了解到:中国文物散落于世界各地,海外博物馆庞大的馆藏催生了对中国艺术品的专业修复需求。而因文化背景和艺术形态不同,中外文物修复存在诸多差异。由于对中国文化、修复工艺、修复材料等情况不了解或了解不深,欧美的一些博物馆在修复中国文物的过程中犯过不少错误。大英博物馆曾一度将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摹本)卷装成屏风,后重装改为手卷。19世纪大英图书馆购入了《钦定古今图书集成》(铜活字版),重装过程中,该馆将其改成皮制封面的西洋装式,后将其改成中国的线装式。像这样的例子,在欧美各大博物馆中并非孤例。

——第二小组

【回归之路】第三小组 讲述部分海外文物回归情况

①2000年4月,中国保利集团于拍卖行拍下圆明园猴首和牛首。5月拍卖行将虎首拍下

②2003年,爱国企业家捐赠600万购得圆明园猪首,斥资6910万港币,马首最终回归祖国怀抱。

③2009年,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被法国企业购买后归还中国。

④2018年3月,圆明园虎蓥即将在英国拍卖,国家文物局在第一时间开展信息收集、协商谈判、协调联动、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工作综合运用外交、商业、舆论等多种途径,积极推动青铜虎蓥返还。12月,青铜虎蓥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盛世重光】全班同学围绕“流失文物回归”现象展开讨论

天龙山佛首回归部分网友讨论

网友1:以吾辈少年意气,助祖国万里恒昌。

网友2:小时候去天龙山石窟玩,就知道了佛首的故事,今天终于看到佛首的回归。爱我中华!

网友3:作为一个文博专业的大学生,最开心就是看到失散多年的国宝回家、文物的修护完成以及再也没有墓葬被毁被盗。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