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广西河池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4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组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蔗糖
B、 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C、 溶酶体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内、外两层膜包被的小泡
D、 根据细胞代谢需要,线粒体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增殖
在动物体内,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有所不同,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癌细胞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含量减少
B、 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乳酸也产生CO2
C、 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有少量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利用
D、 “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消耗葡萄糖的量增加
下图是人体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图以及物质进出细胞的模式图,A、B、C代表细胞膜的组成成分,a~e代表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据图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细胞膜的组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通道蛋白和受体蛋白等
B、 图中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蛋白质分子
C、 e可代表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K+流出细胞的过程
D、 b不可能代表某种激素进入靶细胞传递信息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鉴定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的甲液与乙液需等量混合后再使用
B、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可先滴加3g/L的蔗糖溶液观察质壁分离,再滴加清水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C、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为无关变量,无需控制pH
酶能够催化化学反应,提高新陈代谢效率,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的合成过程需ATP直接供能
B、 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最适保存温度为37℃
C、 酶的活性受温度、pH、抑制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D、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外也能起催化作用
金鱼能在严重缺氧的恶劣环境里安然无恙地生活上几天。对于该现象,某同学提出了问题并作出了假说,他认为金鱼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中进行了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接着又进行了对比验证。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金鱼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有ATP生成
B、 欲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需要测定血液中酒精含量
C、 验证过程中至少需要测量两次金鱼血液中乳酸的含量
D、 若假说正确,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阶段中无NADH的消耗
关于光合作用探索历程及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光照射含H218O与CO2的小球藻培养液且检测出O2说明氧气只来自水分解
B、 卡尔文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揭示了CO2在暗反应中物质转化的过程
C、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化合物NADpH是C3还原过程的供氢体
D、 若光照强度不改变,仅降低CO2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减少
PRC2是一种调控转录的蛋白复合体,研究发现,过量的RNA会通过隔离DNA来阻碍PRC2的功能。该研究揭示了RNA分子对于胚胎干细胞分化的重要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PRC2能特异性识别某些特定的RNA序列
B、 胚胎干细胞发育成肌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C、 胚胎干细胞能够不断分裂和分化,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 RNA阻碍PRC2促进转录的功能可视为一种细胞的负反馈调节过程
高中生物学的实验使用多种实验方法,其中同位素标记法被经常使用。下列探索过程中没有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的是(   )
A、 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B、 萨顿利用蝗虫细胞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提出DNA是遗传物质
D、 鲁宾和卡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下列遗传病中,是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是(   )
A、 红绿色盲
B、 青少年型糖尿病
C、 21三体综合征
D、 抗维生素D佝偻病
果蝇的展翅和正常翅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且B对b为完全显性,细胞中不存在某个基因时,果蝇不能正常发育而致死。如图为利用这对性状进行的果蝇杂交实验,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BY和XbY视为纯合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B/b位于X染色体上,B基因纯合时致死
B、 B/b位于常染色体上,b基因纯合时致死
C、 正常翅由显性基因B控制
D、 F1正常翅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代雌、雄比例为2:1
如图是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参与图示过程的RNA有3种类型
B、 ②与③基本骨架的组成成分有差异
C、 ⑤的形成过程有水产生
D、 ③在④上移动合成⑤
蜜蜂的雌蜂是二倍体,雌蜂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卵细胞未受精直接发育成单倍体雄蜂。下图曲线为此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J→K时期的细胞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B、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B→
C、 H→I过程中

C.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C→D时期

D、 I→J时期的细胞染色体数都相同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始密码子均为AUG(提示:精氨酸密码子为AGA、AGG、CGU、CGC、CGA、CGG,丝氨酸密码子为UCC、UCA、UCG、UCU、AGU、AGC)。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一种氨基酸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
B、 用基因型为MMRR和mmrr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 , F1自交获得F2 , F2中出现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白花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
C、 基因M的模板链是b链,基因R的模板链是a链
D、 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G突变为A,则突变后生物的性状不改变
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8)的基因型为DdEe,其1个卵原细胞(DNA双链被32P标记)在无放射性同位素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1个基因型为Ddee的细胞(如图表示细胞中的部分染色体,另有4条染色体未画出来),此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细胞中共含有4条被32P标记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B、 该卵原细胞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次DNA复制
C、 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
D、 与该细胞同时形成的子细胞最后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一定为DE
熔岩蜥蜴的体色深色和浅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科研人员为研究环境与熔岩蜥蜴体色的关系,对不同区域蜥蜴的体色表现型频率和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统计,绘制图像如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据图分析,基因B控制的是深色性状,基因b控制的是浅色性状
B、 只考虑基因B/b及体色性状,C区杂合蜥蜴的基因型频率为0.49
C、 不同体色蜥蜴在不同区域分布状况,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深色蜥蜴和浅色蜥蜴可能不存在生殖隔离
心肌的收缩活动是由Ca2+触发的,且其收缩强度以及钙离子运输速度均与细胞外Ca2+浓度成正比,K+与Ca2+对载体有竞争性关系。某人用高K+浓度任氏液灌注离体蛙心,蛙心会出现一些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K+可抑制心肌细胞膜对Ca2+的转运
B、 上述蛙心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现象
C、 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无需消耗ATP
D、 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的维持与K+外流相关
一同学参加了一场激烈的羽毛球赛,赛中挥汗如雨,赛后虽感觉浑身酸痛,但愉悦感极强。对此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剧烈比赛中产热大于散热,因此赛后应多吹空调散热
B、 比赛过程中下丘脑既能产生兴奋又能分泌某些激素
C、 比赛休息阶段应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以补充能量
D、 赛后浑身肌肉酸痛,说明形成痛觉的部位不一定位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研究者利用一种实验小鼠模型进行研究该小鼠缺失细胞免疫功能。研究发现,该小鼠的吞噬细胞可以支持HIV的繁殖,而HIV感染的吞噬细胞可以分布在机体多个组织中,比如脑组织等。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该小鼠体内,HIV以吞噬细胞的核酸为模板进行增殖
B、 在该小鼠体内,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各种病毒抗原
C、 在该小鼠体内,可能不含T淋巴细胞
D、 在该小鼠体内,体液免疫完全不受影响
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了很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B、 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可发生各种信息交流,比如行为信息
C、 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D、 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
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饥饿时,血液流经胰脏后血糖浓度立即升高
B、 某些气体也能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调节
C、 植物激素如萘乙酸与脱落酸之间存在拮抗关系
D、 2,4-D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70年前,澳大利亚政府从海外将百余只蔗蟾蜍引人昆士兰州,用来对付吃甘蔗的昆虫,结果演变成生态灾难。研究发现最先到达的蔗蟾蜍的后腿比原产地蔗蟾蜍更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甘蔗地中所有的蔗蟾蜍构成了群落且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密度
B、 昆士兰州的蔗蟾蜍与原产地的蔗蟾蜍一定出现了生殖隔离
C、 蔗蟾蜍在昆士兰州的环境阻力小于其原产地,出生率一定大于原产地
D、 昆士兰州引入蔗蟾蜍后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
某草原生态系统总面积为800km2 , 该生态系统的某条食物链为甲→乙→丙,丙种群的K值为1600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丙种群密度为1头/km2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B、 甲、乙、丙同化的能量的去向相同
C、 乙、丙之间可能通过行为信息调节种间关系
D、 碳在甲、乙、丙中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图(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蜘蛛所处的最低营养级是第三营养级
B、 图中储存在猎物种群有机物中的能量就是猎物同化的能量
C、 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图中X代表的能量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综合题

填空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