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联考试卷

日期: 2025-04-14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人体普通生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油脂
D、 水
下列关于水在生物体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为生命活动提供了条件
B、 水是极性分子,作为良好的溶剂
C、 水分子内部的氢键使得水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
D、 水还是细胞中某些代谢的反应物和产物
下列关于无机盐与细胞生活密切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不高,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B、 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作用
C、 无机盐是细胞及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D、 Mg2+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Fe3+是血红蛋白的必需成分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和RNA中都含有单糖
B、 等质量的糖原比油脂贮能多
C、 蔗糖和乳糖的组成中都含有葡萄糖
D、 纤维素是植物体的结构多糖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不能作为生物体的能源物质
B、 蛋白质分子都含有
C、 H、O、N元素

C.蛋白质均由约20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

D、 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蚕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以万乃至百万计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称为生物大分子
B、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C、 碳骨架一般有直链、支链和环状三种结构
D、 淀粉、蛋白质和核苷酸都是生物大分子
下列实验材料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不能产生紫色反应的是(  )
A、 多肽
B、 稀释的蛋清液
C、 煮沸的豆浆
D、 氨基酸
下列各种细胞中,不用显微镜也可以看到的是(  )
A、 人类卵细胞
B、 肾小管细胞
C、 平滑肌细胞
D、 胰岛细胞
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存在基质的是(  )
A、 液泡
B、 叶绿体
C、 线粒体
D、 细胞核
下列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B、 都含有DNA,RNA和核糖体
C、 是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
D、 都跟细胞能量转换有关
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一般活的细胞都既能合成酶,也能合成ATP
B、 酶的合成需要ATP提供能量,ATP的合成也需要酶的催化
C、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物质是某些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酶和ATP都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下列有关溶酶体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酶体几乎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
B、 溶酶体进行的是细胞内消化
C、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产物都被细胞排出
D、 溶酶体对于保证细胞中其他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关于细胞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并控制细胞运动和胞内运输
B、 细胞骨架存在于细胞质中是由蛋白质纤维交错连接的网状结构
C、 中心体、细胞分裂时形成的纺锤体等结构都是由微丝构成的
D、 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流动与肌肉细胞的收缩都需要微丝的参与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离不开显微技术的支持
B、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的共同提出是细胞学说的基础
C、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认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如图表示磷脂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非极性的磷脂的“头”,乙是极性的2条长长的脂肪酸链
B、 它与油脂、固醇都属于常见的脂质,溶于有机溶剂
C、 构成生物膜的磷脂的合成场所几乎全部由粗面内质网合成
D、 该物质可以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测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膜是细胞核的边界,由单层膜构成
B、 核孔是蛋白质、D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C、 染色质由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及少量RNA构成,且容易被酸性染料染色
D、 核仁是核糖体RNA合成、加工和核糖体装配的重要场所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苏丹Ⅲ染液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橙黄色
B、 切好的花生子叶薄片应置于培养皿的水中
C、 在切片上滴加清水洗去多余的苏丹Ⅲ染液
D、 用毛笔挑选出最薄的花生子叶切片放到载玻片中央
下列关于细胞内囊泡的生理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 囊泡运输的物质主要有两类
B、 囊泡运输物质过程需要多种信号分子
C、 囊泡运输仅包括囊泡形成和运输过程
D、 囊泡运输需要细胞骨架的参与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
B、 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C、 无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需氧呼吸
D、 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元素

C

H

O

N

P

Ca

S

植物(%)

43.57

6.24

44.43

1.46

0.20

0.23

0.17

动物(%)

55.99

7.46

14.62

9.33

3.11

4.67

0.78

A、 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
B、 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 N、S含量说明该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
D、 经测定该植物某有机物含C、H、O、N、P,此化合物可能作为遗传物质
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某些细菌有些未被消化,经过长期共生成为线粒体,下列证据不支持上述推测的是(  )
A、 线粒体中的核糖体结构与细菌中的核糖体相同
B、 线粒体的内膜成分与细菌的细胞膜相似
C、 线粒体的DNA与细菌的DNA均为环状
D、 线粒体中大多数蛋白质由细胞核DNA控制合成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器具有单层膜结构
B、 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有关
C、 丙合成的物质遇本尼迪特试剂呈紫色
D、 细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瘦肉精是一种可以用来提高瘦肉率的药物,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脂质合成、催化脂质降解、促进蛋白质合成、实现对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包装和再分配。据此推测,瘦肉精对细胞器的作用最可能是(  )
A、 使内质网的活动减弱,核糖体的活动加强
B、 使内质网的活动加强,核糖体的活动减弱
C、 使溶酶体的活动加强,线粒体的活动减弱
D、 使溶酶体的活动减弱,线粒体的活动增强
甲图表示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乙图表示将A、B两种物质混合,再在T1时加入某种酶后,A、B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实验均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活性
B、 若乙图中的物质A是淀粉,则B可以是麦芽糖,该酶可以是麦芽糖酶
C、 乙图中T2时刻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B浓度
D、 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中,温度和pH都属于无关变量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