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我国的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在生存资源极度短缺的自然条件下,滋养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孕育了不曾间断的华夏文明,正是得益于积聚了数千年的农耕智慧。就观念层面而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五行相生相克的辩证认识,深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从经验层面而论,不同季节作物种植的安排、有机肥料的使用方法、各种旱作技术、稻田生产技术、选种和积肥技术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以物种多样性为例,稻田养鱼,鱼触碰稻禾,50%的稻飞虱会掉下来被鱼吃掉,鱼的排泄物可以养地。鱼身上分泌的黏滑物质还可以控制水稻的纹枯病,这是利用物种之间的吃与被吃关系进行的食物链模式。北方棉田间作玉米,玉米可以吸引棉铃虫的天敌瓢虫、蜘蛛等,从而有效减少棉花遭受危害,这是利用生物之间的化学关系进行的相生相克的害虫防治模式。除了这些农耕技术的传统知识外,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体系也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有了森林才会有水,有了水才会有田地,有了田地才会有粮食,有了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这样的生态观对于森林保护和农业的永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山林祭祀、农事庆典、农耕礼俗、乡规民约等,均体现着对大自然的呵护意识,成为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
②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只是对传统的存留,还必须考虑到农业生态系统中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而言,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利用都是不可替代的资源。近年来的保护实践证明,以农民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方力量参与的保护机制,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路径。在生态脆弱和经济贫困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使地方政府找到了脱贫攻坚的抓手,让农民看到了乡土文化资源潜藏的多功能价值,也拓宽了民间组织服务国家建设的路径。
③综观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还会发现,无论是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并举的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还是借助农业文化遗产解困而重现原貌的湖州桑基鱼塘;无论是桑产业带动大健康生态农业的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还是对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贵州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都展现出了在应对现代化危机中农耕文化强大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这充分说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并非让我们回到过去,而是立足当下重新思考农业的发展和乡村的未来。
④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能够形成一种精神动力,让我们的子孙更好地生存与生活。如果在追逐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丧失了对这些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传承能力,失去的不仅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质,更是基于历史认同的安顿心灵之所。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表面上是保存传统农业的智慧,保留和城市文化相对应的乡土文明,其更为长远的意义则在于留住现在与过往生活之间的联系,留住那些与农业生产和生活一脉相承的文化记忆。这不仅是弘扬农耕文化的精神基础,也是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
(摘编自孙庆忠《植根土地的文化追寻——农业文化遗产的永续价值与保护实践》)
材料二:
①除中国外,世界上以稻米为主食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它们也是稻谷的主要生产区。栽培稻的起源、生产、食用、传播、销售及其他使用,不仅对所在国家的国民经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造就了部分地区的文明史和微观全球史。数千年前起源于中国长江中下游的栽培稻,随着人群的迁徙与流动,逐渐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并成为当地主要栽培的农作物和人们的主食,也构建了其社会文化体系和文明内涵。
②起源于中国的栽培稻,在许多流入地逐渐演变成为地方品种,当地人在此基础上还不断培育出新的品种。一些品种反向传入中国,增加了糯稻的多样性,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糯稻文化圈”涵盖了今天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许多民族,他们虽然各自生活在不同国家,有自己的社会文化体系,但在历史长河中交往交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共享诸多文化元素和价值理念。
③今天,糯的种植面积已大大减少,传统品种大多已消失,社会文化意义日渐消隐。有学者认为,18世纪后,由于籼稻的引入,糯稻在一些东南亚地区逐渐衰微。而我国自清代以来,由于人口流动、政策调整、新的饮食习俗和食品进入糯稻区等原因,南方许多地区糯稻种植逐渐减少。糯稻不抗旱、易倒伏、产量较低,稻谷种植收益少等因素,也使人们慢慢放弃了糯稻种植。
④作为一种在历史上广泛种植的作物,糯稻耕作在东亚和东南亚许多民族社会文化构建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交往交流的重要纽带。挖掘糯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是认识民族社会文化的路径之一,也是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杨筑慧《糯:民族社会文化构建与文明交流互鉴之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