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北京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25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作者UID:16456197
日期: 2024-06-28
二轮复习
单选题
综合题
青凤蝶(Graphium sarpedon)是识别度最高又最常见的蝴蝶之一。它黑色的翅膀上排列着一列水蓝色带状斑纹,贯穿前后翅,后翅边缘有水蓝色月牙形斑纹,后翅腹面还有一些红纹。青凤蝶的幼虫是寡食性昆虫,只吃某一类或某几类植物,它们最喜欢吃樟科植物。青凤蝶喜欢访花吸花蜜,雄蝶还常常聚在溪边或者湿地上面吸水,是为了获取湿地上的钠和其他矿物质营养,这些营养成分可以提高它们的生殖力。雌雄青凤蝶交配后,雌蝶会把卵产在樟科植物的叶子上。它们的卵是乳黄色、球形的,散生在各个叶片上。刚孵化出来的毛毛虫身体呈青黑色,浑身布满棘刺,一龄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以后,就会吃掉卵壳作为第一顿大餐,之后它们就开始吃樟科的树叶了。蜕了一次皮的二龄幼虫还是青黑色的,但身体上的棘刺脱掉了。再蜕一次皮以后,幼虫就变成了青绿色,然后再蜕两次皮变为五龄幼虫。这个阶段变得更绿了。之后它们会不吃不喝,准备化蛹。青凤蝶的蛹也是青绿色的,蛹经过十来天羽化为成虫,开始新的生活(下图为青凤蝶的发育过程)。

人与其他灵长目动物通常是三色视觉,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见下图),视杆细胞负责夜视和视野范围;视锥细胞有三种,负责日视和色彩感知。青凤蝶竟然有多达15种不同类型的感光细胞,有助于同类进行视觉上的交流。通过分辨不同“色号”的蓝色,感受差异,它能够认出“惊鸿一瞥”飞过的青凤蝶,到底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还是潜在的伴侣。请回答问题: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听觉中感音、传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的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要了解耳聋,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我们的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构成,外耳接受外界的声波,声波通过耳道内的空气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的耳蜗是一个充满淋巴液的螺旋管,管内排列着很多细小的毛细胞。毛细胞因其表面有纤毛得名,一旦受损,很难再生,依据位置和功能不同分为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如图1)。当声音传入时,淋巴液带动基底膜振动,毛细胞上的纤毛摆动并产生兴奋,兴奋被传送到大脑皮层中的特定区域,于是我们就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些药物的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耳聋,称之为药源性耳聋,所使用的药物称之为耳毒性药物。某些抗生素属于耳毒性药物。据统计,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的耳聋多达30万,占聋哑儿童总数的30-40%,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都有一定的致聋风险,而这些药物对某些疾病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短时间内也不能退出市场。滥用、错用这些抗生素,会造成毛细胞中线粒体以及听神经损伤,导致不可逆转的永久性耳聋。药源性耳聋很难治疗,预防药源性耳聋要慎用抗生素,拒绝滥用抗生素。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护我们的听力。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