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山东省师大附高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题

作者UID:7189882
日期: 2024-09-30
开学考试
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如若洪水神话是初民凭空想象的“纯粹神话”,这在个别民族中倒很正常,但世界范围的 杜撰和想象,未免太过巧合。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大洪水事件确实曾经发生过?

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地质学家开始着手检验冰河时期的地层淤积物,看它们是否是由 单一的某次大洪水所产生,由此科学开始以自己的手段介入神学。

有意思的是,对于洪水神话的研究进程却跟神话本身一样,充满了戏剧性。上世纪60年 代末,就在人们普遍从地质学角度否认了全球性大洪水的存在之后,两条美国海洋考察船从墨 西哥湾底部钻出几条细长的沉积泥芯,这些泥芯中记录了一亿多年来气候变化所留下的信息。

迈阿密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者各自对此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均发现了海水含盐量在

11600年前的一次剧变。他们认为当时北美冰帽的突然坍塌导致大量融冰涌入墨西哥湾,全世 界的海洋水位因此以海啸的速度猛增。如果这一猜测成立,则毫无疑问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全球 性洪水大爆发。

除此之外,19世纪末曾经流行过另一种企图坐实大洪水事件真实性的理论——黑海大洪 水假说。这一假说由美国海洋学家威廉·雷恩提出,他认为伴随着一万多年前最后一个冰期的 结束,黑海里的海水大量蒸发,陆地开始形成,与博斯普鲁斯海峡另一侧的地中海形成100 米的水位差。横隔在两片海域中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不久后发生决堤。根据雷恩博士的计算, 决堤之后每天有500亿吨的海水从地中海涌向几近干涸的黑海,相当于尼亚加拉瀑布200倍的 流量,黑海的水位则以每天20厘米的速度迅速增长,海岸线的扩散速度达到了每天数千米。

通过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测定,雷恩认为大决堤发生的时间是距今7000多年前,对于居 住在黑海沿岸的人类来说,这无疑是灭顶之灾。

紧接着又有了新的发现,早年间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的美国学者罗伯特·巴拉德2015 年又在黑海底部发现了大量史前人类生活的痕迹,而半咸水生物的存在痕迹最高只能追踪到

6500年前,如此迅速的水域咸度变化更是佐证了大洪水的存在。 在黑海大洪水假说被提出的同一年,当时还在上海师范大学任教的我国著名学者朱大可提

供了另一种极具参考价值的观点。 他将洪水神话流传最广、最完整的亚洲腹地视作“洪水话语中心区”,而这一区域的中心

便是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代表的尖锐地域。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第三阶段(亿万年来)与人 类文明史大致平行,而古人类进化链的缺环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的闪现断代, 因此朱大可认为:板块运动所产生的热量造成了气候的短期异常,冰川的消融使得洪水的爆发 不可阻挡。

(摘自《搜狐网》,有删改)

材料二

利维坦按:“作为先民解释未知世界的重要手段,神话几乎在每一片人类所涉足的土地上 出现。各时各地的人都会在神话中融入当地环境、风俗抑或是信仰,不断引入的素材将替代神 话的原始面貌,故事的梗概容易遭到破坏而变得模糊难辨,早期的特征也会被减弱乃至消除。”

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中找寻到一些相似之处,比如意味着毁灭性灾难的 世界性神话母题——大洪水。

古时世界上的各民族鲜有文化交流,更何况先人所面临的不可能只有洪水这一灾祸,旱灾、 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变化多端,为何只有洪水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之中?

层出不穷的理论解说中接受度较高的有两种。

第一,各民族人们心理状况的趋同性决定了神话的相似。这一理论通常被称之为“题材自

生说”。该理论的代表学者德国学者阿道夫·巴斯蒂安认为神话是一种“人的观念,每个民族 自身都会发展出一定的思想”,人类心理的统一性——“自发(或初级)思想”决定了包括神 话在内的人类文化的相似性。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也认为,各种族或民族“在观念、幻想、 习俗和欲望上惊人的相似度”或许可以解释神话的相似之处。

第二,各民族神话的相似性也可能是文化扩散的结果——正如人类文化也是由一个或几个 地区发源并向其他地区传播一样,而这一理论也被称为“题材游动说”。德国学者西奥多·本·法 伊曾断言:印度文学是世界各民族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唯一渊源,世界各地的神话和民间故事都 是从印度传播扩散到各地的。英国学者G·E·史密斯则只承认一个文化传播的中心——埃及。 他相信一切神话的源头都来自于埃及,然后才由巴比伦继承并传播开来。

单就这两套理论来说,前者并未对观念一致的深层原因作出充分解释,而只是以宽泛的方 法论倒果为因,因此难免显得空泛,缺乏说服力;后者则从根本上抹杀了人类的创造力,把神 话和神话的创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做了割裂,同时对于时间顺序的忽视使其显得片面和生硬。两 者虽然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但显然都不是最终正解。

英国博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曾有言之:“古代的传说,如果用现代严密的科学方 法去检验,大都像梦一样平凡地消失了。但奇怪的是,这种像梦一样的传说,往往是一个半睡 半醒的梦,预示着真实。”

(摘自《网易号》,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本一:

葛 覃

孙犁

他名叫葛覃。我记得这两个字出自《诗经》,题作“葛覃”的这几段诗,是古代民歌,也很好读。

我们认识的时候,还都是青年,他比我还要小些,不过十七八岁。人虽然矮小一些,却长得结实精神,一双大眼,异常深沉。他的家乡是哪里,我没有详细问过,只知道他是南方人,是江浙一带的中学生。为了参加抗日,先到延安,一九三九年春天,又从延安爬山涉水来到晋察冀边区。我们见面时,他是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文学系的学生。一九四一年,边区文艺工作者协会成立,我们一同参加了成立大会,他已经写了不少抗日的诗歌,他的作品富于青春热情和抗争精神,很多人能够背诵。

后来听说葛覃到了冀中区,后来又听说他到了白洋淀。那个时候,冀中区斗争特别激烈残酷,我们的大部队,已经撤离,地方武装也转入地下,原来在那里的文艺工作者,也转移到山里来了,而葛覃却奔赴那里去了。

我心里想,这位青年诗人,浪漫主义气质很明显,一定是向往那里的火热斗争,或者也向往那里的水乡景色,因为他来自江南。

山川阻隔,敌人封锁,从此就得不到他的消息,也不知道他的生死,我就渐渐把他忘记了。日本投降以后,我回到了冀中,也曾经到过白洋淀,但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也没有想到探寻他的下落。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我到了天津,才从文艺学院另一位同学那里知道葛覃还在白洋淀。那位同学说:

“他一直在那里下乡,也可以说在那里落户了。他的下乡,可以说是全心全意的了吧!”进城以后,大家关心、注意的是那些显赫的人物和事件,报纸刊出的或电台广播的消息是谁当了部长,谁当了主任,谁写了名著,谁得到了外国人的赞扬……作家们还是下乡,有时上边轰着下去一阵,乡下炕席未暖,又浮上来了。葛覃下乡虽然彻底,一下十几年,一竿子扎到底,但他并没有因此出名,也没有人表扬他,因为他没有作品,一首诗也没有发表过。他到底在干什么呀,这倒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因此,我就跟着剧团到白洋淀去体验生活,住在淀边一个村庄。行前,文艺学院那位同学告诉我,葛覃就是在这个村庄教小学。

到那里的第二天早晨,我就去找葛覃,小学在村庄的南头,面对水淀。校舍很宽敞,现在正是麦收季节,校门前的大操场,已经变成了打麦场。到学校一问,现在放假,葛老师到区上开会去了。有一次,看到一个农民穿戴的中年人,从学校出来,手里提了一个木水桶,上到淀边的船上,用一根竹竿,慢慢把船划到水深处,悠然自得,旁若无人。然后打了一桶水,又划回来,望了我一眼,没有任何表情,提着水桶到学校去了。我看这个人的身影,有些像葛覃,就赶快跟了进去。我喊了一声:

“葛覃!”

我随他走进屋里,这是他的厨房兼备课室,饭桌上零散地放着一些书籍报纸,书架上也放着一些碗筷,瓶罐。我看着他做熟了饭——一碗青菜汤;又看着他吃完了饭——把一个玉米面饼子,泡在热汤里。在这种气氛下,我也没有多谈,只是翻看他桌上的书报,临走向他借了一本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拿回住处去看。

在村里,我问过村干部。他们说葛老师初来时,敌人正在疯狂烧杀,水淀的水都叫血染红了,他坚持下来了。人很老实,人缘也好。在村里教书整整三十年,教出的学生,也没有数了。

去年,有一位白洋淀的业余作者到天津来,我又问起葛覃的生活。他说:“究竟为什么,一个人甘心老死异乡?除去到区县开会,连保定这个城市也不愿去一趟。认识的老同志又很多,飞黄腾达的也不少,为什么也从不去联络呢?过去好写诗,为什么现在一首也不写呢?这就使人不明白了。”

我说:“因为你是一个作家,所以才想得这样多。我在那个村庄的时候,农民就没有这些想法。他们早把葛老师看成是本乡本土的人了。他不愿再写诗,可能是觉得写诗没有什么用,是茶余酒后的玩艺儿。他一字一句地教学生读书,琅琅的书声,就像春天的雨水,滴落在地下,能生菽粟,于人生有实际好处。他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隐士,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战士。他的行为,是符合他参加革命时的初衷的。白洋淀的那个小村庄,不会忘记他,即使他日后长眠在那里,白洋淀的烟水,也会永远笼罩他的坟墓。人之一生,能够被一个村庄,哪怕是异乡的水土所记忆、所怀念,也就算不错了。当然,葛覃的内心,也可能埋藏着什么痛苦,他的灵魂,也可能受到过什么创伤,他对人生,也可能有自己特殊的感受和看法,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也不必深究了。”

文本二:

    芸斋主人曰:人生于必然王国之中,身不由己,乃托之于命运,成为千古难解之题目。圣 人豪杰或能掌握他人之命运,有时却不能掌握自己之命运。至于凡俗,更无论矣。随波逐流,兢兢以求其不沉落没灭。古有隐逸一途,盖更不足信矣。樵则依附山林,牧则依附水草,渔则 依附江湖,禅则依附寺庙。人不能脱离自然,亦即不能脱离必然。个人之命运,必与国家、民 族相关联,以国家之荣为荣,以社会之安为安。创造不息,克尽职责,求得命运之善始善终。 葛覃所行,近斯旨矣。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注①孙犁(1913-2002),“荷花淀派”创始人。一九三七年参加工作,任华北联合大学教员, 晋察冀通讯社编辑等,一九四九年后长期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担任主编工作,晚年 自号“芸斋主人”。文本一《葛覃》节选自孙犁的《芸斋小说》,文本二是作者放在《葛覃》篇末以“论赞”的形式发表的议论。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嘉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煊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 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

(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有删改)

【注释】①扆:官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