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八上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测试卷B

日期: 2025-03-30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写道:“西安事变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他说西安事变是“幸事"的原因是(   )
A、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 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C、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在《“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言论认识正确的是(   )
A、 口述历史就是传闻,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
B、 否定口述历史具有史料价值,体现了严谨的史学态度
C、 准确反映了日本对华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D、 否定了口述历史的史料价值,企图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所示为漫画家焦心河发表于1937年秋的漫画作品《拥军》。下列对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变化明显
B、 土地改革得到人民的拥护
C、 敌后战场是抗战胜利的保障
D、 全民族抗战精神深得民心
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历时4个多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撇出武汉而宣告结束。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是(   )
A、 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
B、 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
C、 抗日战争进人反攻阶段
D、 正面战场进人抗日高潮
1938年5月美国《生活》杂志报道: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台儿庄大捷(   )
A、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
B、 是抗战初期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C、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 彻底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灭日本侵略军最多的一次会战。这次“会战”的最大意义在于(   )
A、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成为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场胜仗
D、 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   )
A、 日伪军封锁根据地
B、 正面战场节节胜利
C、 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D、 中国军队全面反攻
如图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选项中,数字对应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B、 ②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C、 ③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
D、 ④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读图,图中的“将帅”应是(   )

A、 叶挺
B、 刘伯承
C、 陈毅
D、 彭德怀
中共七大是胜利的大会,是团结的大会,下列对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会于1945年4月,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召开
B、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陈独秀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C、 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 大会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
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后,与国民党中的进步人士、民主党派人士、知识分子和民族工商界人士等广交朋友。这是为了(   )
A、 组织工农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 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围剿”
C、 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确立重庆的金融中心地位
标志日军在中国战场攻势结束的战役是(   )
A、 长沙会战
B、 常德会战
C、 长衡会战
D、 湘西会战

材料分析题

日本通过伪满洲国对东北进行了疯狂的资源掠夺,这是其侵华的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工业体系相对成熟,曾经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出超地区。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后,建立伪满洲国。1933年到1937年,在日本的操控下,伪满洲国对日贸易一改过去的出超,牢牢地处于入超状态,传统以大豆为主的农畜产品出口比率急剧下降。与之相反的是,日本1932—1945年制造枪炮的生铁,四成以上的进口均来自伪满洲国。

材料二   随着伪满洲国产业开发第一个五年计划(1937—1941年)的实施,日本对伪满经济的统治范围几乎扩大到所有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1937年5月颁布《重要产业统制法》,1938年2月颁布《总动员法》,动员和控制战争所有需要的人力、物力,1938年4月制定了钢铁类统制法,统制范围延伸到煤炭、钢铁、制铜、水泥、化工等生产资料,1938—1939年将农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价格也都统一控制起来。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授意下,1941年12月23日伪满洲国颁布《战时紧急经济方策要纲》。本溪生产的低磷铁全部都要供给日本海军,抚顺生产的优质煤全部供给日本制铁。抚顺石油年产18万吨,汽车改用代用燃料,每年给日本13万吨,全部交给海军燃料厂提炼潜水艇用油。铅全部供给日本海军生产蓄电池。大连、丹东建造的船只全部供给日本。

——以上材料摘编自解洪兴《伪满战时殖民经济刍议》

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反对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 成。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摘自《中学历史文献读本》

材料二: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请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挽联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三:学联大会致电北京政府,要求誓死拒约,还电告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如违背民意……当与曹、章、陆同论!”

材料四:……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五: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自《内战百科》

材料六: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的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

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