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七上历史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测试卷A

日期: 2025-04-16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建安元年(196),曹操在许下招揽民众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随后向北方各地推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此举目的是(   )
A、 促进北方的统一进程
B、 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
C、 推动农业技术的革新
D、 解决北方的温饱问题
建立前秦的民族是( )
A、 羯族
B、 鲜卑族
C、 匈奴族
D、 氐族
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出现于(    )
A、 秦朝
B、 西汉时期
C、 三国时期
D、 西晋时期
西晋时期,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不包括(   )
A、 氐族
B、 蒙古族
C、 鲜卑族
D、 羌族
自东汉到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民族融合的加强
B、 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
C、 西晋短期统一的作用
D、 北方政权力量弱小,不能抵挡
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
A、 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B、 南方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
C、 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D、 南方相对稳定,城市经济繁荣
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
B、 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
C、 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 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由此可知(   )
A、 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B、 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C、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 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下图所示,是公元443年鲜卑族祖先在嘎仙洞石璧上所留石刻的拓片。它可以用来说明(   )

A、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B、 小篆成为全国通用文字
C、 王羲之的行书冠绝天下
D、 鲜卑族受汉族文化影响
暑假期间王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能告诉她应该去哪儿(   )
A、 山西大同
B、 甘肃敦煌
C、 河南洛阳
D、 山西西安
下图书法作品的原创者是(   )

A、 王羲之
B、 顾恺之
C、 颜真卿
D、 欧阳询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