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八上历史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卷A

日期: 2025-04-01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以下有关“重庆谈判”的内容,属于观点的是(    )
A、 重庆谈判后,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B、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是
C、 重庆谈判是一次胆识的较量,也是一场注定没有诚意的谈判
D、 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是因为中国(    )
A、 取得第一次反抗外敌入侵的胜利
B、 迎来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曙光
C、 赢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巨大胜利
D、 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读如图,此图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阶段的战争态势。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

A、 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
B、 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 国民党与共产党战略决战开始
抗日战争结束后,饱受战火蹂躏的民众渴望和平的愿望。但是蒋介石违背民意,悍然发动内战。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 国民党进攻华东解放区
B、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 国民党进攻陕北解放区
D、 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
毛泽东评价道:这个会谈纪要,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这是历史没有过的。也就是说,中共取得了与国民党的某种平等地位。“ 这个会谈纪要”最终(   )
A、 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B、 满足了人民对民主、和平的愿望
C、 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D、 在全面内战的枪炮声中被撕毁
如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其结果是什么?( )

A、 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B、 粉碎敌人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 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D、 解放了全中国
陈毅元帅在1947年5月作诗云:“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诗中描绘的孟良崮战役(    )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 打退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在华东地区的主力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对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

A、 图1条约签订,说明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图2现象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政府
C、 图3场景标志着中华民族摆脱民族压迫,实现了完全独立
D、 图4反映的史实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垮台
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符合其意义的是(    )
A、 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标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三大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孟良崮战役
D、 平津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 口号。“后方挖蒋根”是指(   )
A、 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B、 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
C、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 中共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这……这个事实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C、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D、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如图是拍摄于1949年初北平街头的一幅照片,其中有“庆祝华北解放"的标语。它反映的是(   )

A、 淮海战役的胜利
B、 辽沈战役的胜利
C、 平津战役的胜利
D、 渡江战役的开始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