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八上历史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测试卷A

日期: 2025-04-09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1912—1919年,中国新建的民族厂矿企业达3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以上数据说明( )
A、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B、 中国开始迈向工业化强国
C、 列强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D、 近代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
观察下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外国人纷纷在华开设工厂
B、 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C、 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侵略
D、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企业注册数量统计表。该表说明了(    )

时间

注册工厂数(家)

1913—1915

124

1916—1919

375

A、 列强加快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 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 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
观察如图,指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外国人纷纷在华开设工厂
B、 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C、 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侵略
D、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思路导析
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的伟大作品是(    )
A、 《毕业歌》
B、 《黄河大合唱》
C、 《渔光曲》
D、 《义勇军进行曲》
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 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B、 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出现
C、 电影和报纸已经很普遍,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看到
D、 照相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学习了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课,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短的中文报纸
B、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外商创办的文化和出版机构
C、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D、 《定军山》是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A、 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 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
C、 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 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时代的缩影,动荡的时代诞生伟大的作品。下列中国近代文艺作品及其作者的搭配,错误的是(   )
A、 《义勇军进行曲》——聂耳
B、 《愚公移山》——齐白石
C、 《狂人日记》——鲁迅
D、 《小二黑结婚》——赵树理
有关近代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以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解放日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B、 《定军山》——中国自行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C、 《黄河大合唱》——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与坚强
D、 《愚公移山》——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
1905年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由京剧名家谭鑫培主演,京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   )
A、 乾隆时期正式形成
B、 剧目单一脱离现实
C、 具有北京地方特色
D、 仅受统治阶层喜爱
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以下史实不能反映这种变化的是(   )
A、 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
B、 落第举人王长益到京师大学堂报名
C、 商务印书馆出版《最新教科书》
D、 滨州杜氏家族-一门十二进士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近代广东所产生的著名的民族企业,其创建者简照南1870年生于广东南海县。青年时期曾经从事过陶瓷业,开设过轮船公司,并于1906年进军烟草业,在香港设立了“广东南洋烟草公司”。出产的“双喜”牌香烟,很快成为畅销产品。

——《岭南经济史》

材料二:20世纪初的中国烟草市场完全被英美的烟草公司所垄断。英美烟草公司利用黑社会威吓烟贩,不准他们销售南洋公司的香烟,南洋公司因此陷入困境,不得不宣布破产拍卖,而价值9万元的机器原料居然没有人敢承买。简照南只好重操旧业,一边经营土洋杂货,一边推销香烟。

——《岭南经济史》

材料三:以下是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同一时期(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情况: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杭州

无锡

其他

厂矿数

549

83

28

17

16

13

12

380

资本额(千元)

120288

23879

17240

4219

5719

1552

1422

66185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1912年后,南洋公司慢慢走出了困境,1912年-1914年共获利30万元。此时英美烟草公司提出以100万元的价格收购南洋烟草公司,被简照南断然拒绝。此后,英美公司又提出与南洋公司的合并方案,也遭到了简照南的拒绝。1919年春,五四运动爆发,抵制日货使用国货浪潮兴起,南洋公司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此后,南洋连续4年年盈利400余万元,处于“国烟地位之首席”,英美公司再也难以撼动南洋了。

——《岭南经济史》

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西新旧交融,并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创办人

备注

1839年

马礼逊学堂

传教士马礼逊

澳门

1843年

英华学院

传教士爱礼逊

从印尼迁至香港

1844年

宁波女塾

传教士爱尔德赛

宁波

1861年

京师同文馆

恭亲王奕

北京

1864年

广州同文馆

谈文和

广州

1898年

京师大学堂

张百熙等

北京

1903年

《奏定学堂章程》

张之洞等

建立初等、高等学堂的教育体系

材料二:清末的教育宗旨是传统的“忠君”、“尊孔”。民国元年所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并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民国元年所公布“民主学制”即“壬子学制”。此外,在教育立法机构的建立、义务教育立法等方面也有重大的变革。

——摘编自秦凌《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研究1912—1949年》

材料三: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在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民族存亡之际,他们赓续文化,弦歌不辍……在这里,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832名从军的英雄……无论是投笔从戎走上抗战前线,还是在校园继续刻苦学习,都是一种爱国……

——中国教育报《西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不辍弦歌》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