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是(   )
A、 食盐加碘
B、 禁止食用霉变的食品
C、 禁止饮用工业酒精
D、 禁止鸣放鞭炮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用铜丝制导线
B、 煤可作为燃料
C、 用木材制成木船
D、 铝可制成铝箔
下列各种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开来的是(   )
A、 水和酒精
B、 铁和汞
C、 水和澄清石灰水
D、 镁和氧化镁
不能用来判断蜡烛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 变化时发光放热
C、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
D、 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 按质量分数算,空气中的氧气占空气的21%
C、 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切割金属等
D、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 少量高锰酸钾溶于水,液体变成紫红色
D、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可一次鉴别出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      )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闻气体的气味
C、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 加入澄清石灰水
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 铁制品锈蚀
C、 食品腐烂
D、 电灯发光、放热
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并且能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中,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
A、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B、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 排水集气法
D、 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
B、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D、 蜡烛燃烧
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 水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在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

A、 使产生氧气的量增多
B、 提高氧气的纯度
C、 使其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D、 使生成的氧气更干燥
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下列做法违背实验规则的是(   )
A、 实验前检查仪器和用品是否齐全
B、 实验过程中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实验
C、 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D、 无毒的药品可以用嘴尝其味道
下列认识和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淘米水用来浇花、冲厕所
B、 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D、 过滤可以将海水中的食盐和水分开
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C、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分子不可分 
D、 原子不显电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 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 原子与离子可通过电子得失来转变
D、 因为原子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整个原子显正电
下图表示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 表示汞原子, 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
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二氧化锰
B、 高锰酸钾
C、 液态空气
D、 氧化镁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洁净的空气、干冰
B、 高锰酸钾 、氯酸钾
C、 液氧、稀盐酸
D、 过氧化氢、冰水混合物

填空题

综合题

计算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