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贵州省威宁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商君书》说:“富贵之门必出于兵。”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   )
A、 世卿世禄制
B、 军功爵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孔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曰:“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当时的儒者( )
A、 适应社会转型之努力
B、 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
C、 重构礼乐纲常的愿望
D、 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下图是秦朝一重要官职的官印,后世官职中与其职能最相近的是(   )

A、 汉武帝时期的刺史
B、 唐朝的刑部尚书
C、 明朝的内阁首辅
D、 清朝的军机大臣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
A、 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B、 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 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   )
A、 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
D、 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
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古代皇帝都对君主形象十分关注
B、 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C、 《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D、 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
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   )
A、 儒学正统地位削弱
B、 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 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 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宋朝对社会经济部门的掌控,只限于传统农业和少数最重要的商品,而对于新兴的商业、金融业与作坊手工业则管理宽松。这表明(   )
A、 宋朝失去对经济的掌控能力
B、 商品经济发展动摇宋朝统治基础
C、 新兴行业冲击自然经济传统地位
D、 新兴的行业拥有了发展空间
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   )
A、 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
B、 宋代科举取士人才辈出
C、 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
D、 外族入侵社会动荡不安
元代曾在西南和中南民族地区实行“以土官治土民”的自治制度。明清改为直接委派流官管理,即“改土归流”。该变化表明(   )
A、 君主专制体制定型
B、 国家重视边疆开发
C、 中央对全局管控加强
D、 民族自治模式的形成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
A、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B、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宰相名耳!”由此可知,明代内阁(   )
A、 与唐代宰辅具有相同权力
B、 具有最高决策权
C、 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 属于六部的下属机构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