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高考生物复习微专题48 动物细胞工程

日期: 2025-04-08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恶性细胞系具有不死性和失去接触抑制等特性
B、 细胞株没有差异性,在连续传代过程中遗传性状始终保持稳定
C、 没有外加抗生素的条件下将无法进行传代培养
D、 动物组织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可用纤维素酶水解
利用某些调控细胞分化的因子,可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该过程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共同点是( )
A、 细胞全能性都得到体现
B、 都有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的过程
C、 都要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
D、 都需要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
将蝌蚪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重建的“合子”。有些“合子”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而单独培养肠细胞却不能发育成蝌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肠细胞不能表达全能性是受某些物质的限制
B、 “合子”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已失去全能性
C、 “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分化
D、 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是由于其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如下图所示,核苷酸合成有两个途径,物质A可以阻断其中的全合成途径。正常细胞内含有补救合成途径所必须的转化酶和激酶,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选用的骨髓瘤细胞中缺乏转化酶。现用加入H、A、T三种物质的“HAT培养基”来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效应B细胞及其自身融合细胞因含有转化酶可在HAT培养基上大量增殖
B、 杂交瘤细胞因为可以进行上述两个途径所以能在HAT培养基上大量增殖
C、 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分泌针对同一种抗原的抗体
D、 利用杂交瘤细胞制备的单抗可作为特异性探针研究相应抗原蛋白的结构
杂交瘤细胞可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下列有关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过程中不需要考虑细菌污染问题
B、 一定的激素刺激、添加饲养层细胞可提高细胞克隆的形成率
C、 以单个杂交瘤细胞为起点克隆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体可称为单抗细胞株
D、 培养过程中杂交瘤细胞失去产生抗体的能力可能是发生了突变或染色体片段丢失
2016年初,首位由“三合一”胚胎人工授精技术培脊的婴儿出生,其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三亲婴儿”孕育过程中使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等技术
B、 融合激活后的卵母细胞要培养到MⅡ中期才能完成受精作用
C、 卵母细胞A的捐献者携带的血友病基因能遗传给“三亲婴儿”
D、 “三亲婴儿”培育技术可以用来避免细胞质遗传病的遗传
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血浆中CD14水平会升高。利用小鼠制备抗CD14单克隆抗体,能够用于CD14的检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复将CD14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 灭活的病毒是唯一能诱导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的因素
C、 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的杂交瘤细胞都可以产生抗CD14抗体
D、 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CO2以维持培养液中pH
抗PD-L1单克隆抗体能与癌细胞膜表面的PD-L1特异性结合,因而具有治疗某些癌症的作用。下图是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分离B淋巴细胞前,需要对小鼠注射PD-L1进行免疫
B、 多孔玻璃板中的细胞为B淋巴细胞和鼠瘤细胞的融合细胞
C、 图中细胞集落a~d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抗体
D、 图中细胞集落a可用于扩大化培养生产抗PD-L1单克隆抗体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培养中,需定期更换培养液,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污染
B、 人工种子制备中,需向人工薄膜内添加植物激素,以促进愈伤组织发育
C、 胚胎移植中,需向受体注射免疫抑制剂,以避免受体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
D、 胚胎干细胞可在饲养层细胞上进行培养,从而维持其分裂而不分化的状态
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置换了人类胚胎干细胞中FOXO3基因的两个核苷酸,从而使FOXO3蛋白结构改变,使其磷酸化和降解过程受到抑制,产生了世界上首例遗传增强的人类血管细胞,用于治疗缺血性血管病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资料中科学家进行的基因编辑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B、 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获取遗传增强的人类血管细胞时,培养基中需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如牛磺酸等
C、 胚胎干细胞培养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消毒灭菌、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等
D、 培养胚胎干细胞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需95%的氧气和5%的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环境

实验探究题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