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一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7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本大题共36小题,共54分)

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    )
A、 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
B、 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C、 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 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
宋元至明清,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变化如下表。这突出反映了(    )

时期

宋元

明清

形象特点

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乐,爱憎不鲜明

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

A、 佛教融入中国,影响艺术形象塑造
B、 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重视物质享受
C、 市民阶层扩大,个性解放要求增强
D、 儒家思想发展,封建伦理纲常加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这些名句让人百读不厌,传唱民间。能“传唱民间”主要是因为他的词(  )
A、 对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有帮助
B、 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C、 与市民阶层的兴起相适应
D、 寄托了各个阶层的爱国情怀
马丁•路德认为任何一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实际上(  )
A、 把人们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B、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
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摧毁了罗马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16世纪中国的王阳明强调“发明本心”,靠内心自我反省;西方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
A、 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B、 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C、 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D、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他主要强调(  )
A、 用法律保护人民的自由
B、 人民自由不容践踏
C、 自由和权利受制于法律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卢梭看来,不存在彻底的民主制,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这表明卢梭(  )
A、 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
B、 正视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
C、 基本背离启蒙运动宗旨
D、 并未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
钱学森提到:“在今天,科学革命在先,然后导致技术革命,最后出现产业革命。”下列符合上述说法的选项是(  )
A、 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机器制造业
B、 内燃机的发明--汽车工业--石油工业
C、 电磁感应原理--格拉姆的电动机--电力工业
D、 电子计算机的研制--互联网--信息工业
美国画家波洛克(1912-1956)强调表现内在的无法自控的意识和行动,绘画时手提颜料桶行走于画布之上,让颜料自在自为滴溅。有人戏称“看他的画就是经历一次冒险”。该画家的艺术风格(  )
A、 强调和突出理性精神,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B、 强调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感受
C、 醉心于光与色的研究,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D、 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作品画面丰富多彩
1929--1933年的美国电影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电影创作再现社会生活
B、 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
C、 政府力图控制民众情绪
D、 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求
如表为1902~1904年中国译书统计简表。据此分析,当时(  )

A、 日本对华文化侵略不断加深
B、 “中体西用”的思想遭到彻底否定
C、 民主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D、 救亡图存的路径发生重大变化
邓小平说:“不要怕外国人议论,管他们说什么,无非是骂我们不开明。多少年来,我们挨骂挨得多了,骂倒了吗?总之,中国人的事中国人自己办。”邓小平意在说明(  )
A、 西方社会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
B、 中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道路
C、 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必须改变
D、 中国不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如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这反映我国(  )

时间

1977年

1979年

1988年

2008年

2011年

录取率%

4.8

6.1

24.6

57

72.3

A、 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 实现了普及的目标
C、 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
D、 践行了“科教兴国”战略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