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30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1842年8月,从“皋华丽号”船舱里那一纸条约开始,香港的沉浮荣辱,就已成为中华民族难以磨灭的记号。这里的“一纸条约”(    )
A、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B、 标志着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C、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D、 使中国回复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有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后)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材料表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A、 西方国家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西方国家希望从中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C、 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 要求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办理对外交涉等事务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这就是(   )
A、 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镇压
B、 内部变乱削弱了实力
C、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 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时候,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仅仅从“器物”层面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C、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 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富强起来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一组图片,适合作为这组图片标题的是(   )

A、 “自强”“求富”
B、 实业救国
C、 “民主”“科学”
D、 “三民主义”
对下图所示过程解读正确的是(   )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A、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 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这反映出三民主义(   )
A、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 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
C、 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
D、 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武汉素有“英雄城市”之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这座英雄城市家喻户晓。武汉被称为“英雄城市”源于1911年的武昌首义,这次起义(   )
A、 开启中国近代化道路
B、 直接推翻清朝的统治
C、 导致清朝统治的瓦解
D、 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指的是(    )

A、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   )
A、 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 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C、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D、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如图,这幅漫画反映的史实成为哪一次运动的导火线?(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
D、 五四运动
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 思想,准备了干部。”上述评价主要强调五四运动(   )
A、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 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奠基作用
D、 发挥了工人阶级和学生的先锋作用
烟雨楼旁有条红船。2017年10月31日,习总书记伫立船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A、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D、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 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综合题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1866年

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1872年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

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 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911年中国发生了巨变;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为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材料三: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董必武同志题诗

材料四: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