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黑龙江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联考试卷

日期: 2025-04-07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B、 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 肾上腺、胰岛、卵巢和唾液腺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
D、 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
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B、 白蛋白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C、 白蛋白减少,O2运输能力减弱
D、 白蛋白增多,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内环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过程能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A、 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B、 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后,部分病毒进行增殖
C、 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后,部分病毒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D、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 肺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且肺泡壁细胞中的氧气浓度小于组织液中的氧气浓度
C、 若出现组织水肿,则可能是血浆渗透压减小或组织液渗透压增大造成的
D、 内环境稳态可以保证细胞代谢所需的各种物质和条件
生物个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作用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 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进入内环境中
C、 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 血糖浓度、尿液成分、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O2进入肝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呼吸系统→A→①→②→肝脏细胞
B、 ①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血浆蛋白等物质
C、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②③
D、 肾炎导致①渗透压增加,②的量减少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不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是(  )
A、 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 人在水中“憋气”一段时间出来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下列对神经调节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兴奋
B、 神经细胞兴奋部位的动作电位恢复成静息电位是通过K的大量外流造成的
C、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定是外负内正
D、 反射活动中,脊髓中的低级中枢都受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调控
下图为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情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该电位可表示静息电位
B、 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 K外流形成的
C、 在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中,Na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消耗能量
D、 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刺激点向两侧传导
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 淋巴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 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 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图甲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图丙是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丙中刺激A点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 在图甲中,兴奋在③处的传递与化学信号有关
C、 在图乙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b,其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
D、 在图甲中,给予②处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0次偏转
下列行为与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是(   )
A、 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 听到预备上课的铃声就准备好课本和笔记
C、 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 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下图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示结构为反射的结构基础,至少含有两个神经元
B、 在人体中,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中
C、 在反射弧完整且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感受器兴奋一定会引起效应器兴奋
D、 在完成反射活动时涉及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脊髓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 甘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抑制其动作电位形成
C、 甘氨酸以胞吐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D、 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起膜电位的变化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B、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C、 淋巴细胞只存在于淋巴液中
D、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不参与体液免疫
B、 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来自受抗原刺激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
C、 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可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
D、 细胞免疫过程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等
下列关于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三者都是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
B、 抗体是一种由记忆细胞分泌的、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蛋白质
C、 激素对生命活动起催化作用
D、 激素、神经递质、抗体都可存在于内环境并对人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起一定的作用
器官移植后,供体器官会引起机体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研究发现,大鼠肝移植后,腹腔细菌感染会减轻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对受体动物而言,外来器官相当于抗原,会激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B、 细菌感染可能会降低大鼠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容易接受外来器官
C、 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D、 注射免疫抑制剂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某学生参加冬季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学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神经调控皮肤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
B、 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强
C、 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减少,细胞代谢减弱
D、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
有研究表明健康的心态能使人体免疫能力提高,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 健康的心态有利于T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细胞因子的产生
B、 健康的心态有利于提高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体内癌变细胞的能力
C、 健康的心态有利于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D、 健康的心态有利于浆细胞增殖分化为大量的记忆细胞
辅助性T细胞易被HIV侵染,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CCR5蛋白有关,该蛋白由CCR5基因编码。某骨髓捐献者先天性CCR5基因突变,将其骨髓移植给一名患白血病并感染HIV的患者后,不仅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体内的HIV。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增殖与分化产生辅助性T细胞
B、 HIV可能通过与CCR5蛋白结合,特异性地侵染辅助性T细胞
C、 HIV不侵染B细胞的原因是B细胞缺乏编码CCR5蛋白的基因
D、 捐献者若感染HIV,可通过抗体清除病毒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
B、 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C、 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
D、 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激素①只能运输到垂体并作用于垂体
B、 激素②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
C、 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D、 细胞外液渗透压较高时,激素④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对于垂体功能出现障碍的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TSH分泌减少,通过分级调节促进下丘脑的活动
B、 TRH的合成变多
C、 口服甲状腺激素可缓解部分症状
D、 可能出现性腺发育异常
如图表示高等动物体激素的分泌调节,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激素Y是生长激素,则该细胞是垂体细胞
B、 若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物质X可能是神经递质
C、 若物质X是甲状腺激素,则该细胞可能是垂体细胞
D、 若激素Y是促胰液素,则该细胞是胰腺细胞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缺乏氧气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 幼芽、幼叶和萌发的种子都能产生生长素
C、 生长素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发挥作用的部位也在尖端
D、 拜尔通过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下能产生某种“影响”,并传递到尖端下方,温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B、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作用时间短
C、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
D、 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研究人员只用某种植物种子饲喂三只年龄、生理状态相同的同种实验鼠,一个月之后,测定实验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甲状腺激素仅为对照鼠的一半,促甲状腺激素却比对照鼠多。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
A、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过多能促使甲状腺增生
B、 该植物种子中可能缺乏碘元素,影响实验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C、 实验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对照鼠少
D、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B、 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②位于垂体
C、 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②位于大脑皮层
D、 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如图①~④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表示参与调节的重要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②过程中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运输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实现
B、 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 若甲刺激为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D、 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则在乙处下丘脑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如图是人体免疫调节的部分模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甲、乙、丙都能增殖分化
B、 细胞乙、丙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 细胞丙只能通过过程b产生
D、 细胞乙产生的抗体可以使抗原A失活
下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途径①属于血糖调节,胰岛 B 细胞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B、 途径②属于体温调节,激素 B 是促甲状腺激素
C、 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激素 D 是垂体合成和释放的
D、 激素 A,C,D 都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和靶器官起作用
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接种不同的疫苗都能使抗体甲产生量增加,使免疫反应加强
B、 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相应抗体产生的速度快、数量多
C、 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D、 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
严重复合型免疫缺陷疾病患者缺失体液,没有T细胞,浆细胞数量不足,无法产生足够的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类疾病的出现是由基因缺陷所引起的,则属于人类遗传病
B、 患者的B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可能是淋巴,也可能是血浆
C、 患者体液中含有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神经递质
D、 患者的B细胞在抗原刺激后小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大部分形成记忆B细胞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