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全真模拟试卷

日期: 2025-04-14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

以下是某学者以《全唐诗》为样本统计的唐诗中科技内容分学科数量分析对比图。据此可知,唐代( )

A、 物理及医药学的水平较高
B、 科技向体系化理论化发展
C、 文人雅士重视科学技术
D、 科技发展丰富文学内容
左宗棠在兰州开办织呢局需要大量羊毛,使得周边地区的商品化农牧业获得发展。张之洞开办的织布局引进美国棉种,令江夏等10州县棉农“小心培植”。据此可知,洋务企业(   )
A、 提升了城市社会近代化程度
B、 推进了城市附近农业商品化
C、 推动了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
D、 加速了农村城市化发展进程
三角贸易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根据下图判断(   )

A、 图 1 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
B、 图 2 标志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 图 3 有利于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三者都体现西方资本主义扩张性
1866 年春,伦敦和爱丁堡的制衣工人举行大罢工,资本家从德国、丹麦招募大量工人;同年 10 月,英国编筐工人举行罢工时,资本家又从荷兰、比利时招募工人。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紧密性
B、 国际工人运动联合的必要性
C、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紧迫性
D、 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的可能性
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文明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   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两种文明本质的叙述最正确的是(   )
A、 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体现了文明的多元特征,共同推动了社会进步
B、 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C、 东方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主要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 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比较发达
周王不是不想集中权力,而是条件不允许。说到底,是钱的问题,周王没有通过编户齐民直接控制税收的体制,也不大可能有后世的俸禄制度。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贵族制度建构于编户齐民体制之上
B、 政治制度的变革依托经济的发展
C、 权力集中的根本在于实行俸禄制度
D、 封邦建国造成西周诸侯分裂割据
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神宗年间每年铸钱是五百多万贯,同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这说明(   )
A、 唐代市场上货币经常短缺
B、 宋代的货币制度日趋混乱
C、 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宋代的货币贬值现象严重

材料分析题,共 44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 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1883 年,国会通过了《彭德尔顿法》,首次确立了美国联邦政府官吏管

理的竞争考试和功绩制、职务常任以及政治中立三项原则,成为美国政府人事管理制度的一次革命性变革。美国在选拔和任用文官时,更看重应聘者的专业才能和解决某些专业问题的本领,因为在美国人心目中,政府官员最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或权威者。1978 年,卡特政府改革通过的《文官制度改革法》在联邦政府文官录用中对妇女、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予以适当照顾。文官制度建立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摘编自郑易平等《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与改革对其政治制度稳定性的影响》

材料三: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总体上以西方文官制度为蓝本,同时汲取了科举制的

合理成分,带有中西合壁的味道。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在法制化道路上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进程。有关文官考试、任用、薪俸、抚,恤等相关的法律体系从无到有,逐渐形成和完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党派性则更加浓厚,一切文官均需为,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服务,成为实际上的“党务员”。军治色彩则在北京政府时期体现得最为明显,军阀之间相,互割据,凭借自己的军事势力,制造政潮,以军压政。

——摘编自陶继波等《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发展概述》

材料四:2006 年 1 月正式实施的《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考录制度迈入法制化轨道。2007 年 11 月,中组,部、原人事部下发了《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公务员考录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截至 2012 年,全国共考录,公务员 160 万人。

——摘编自韩磊《公务员考录制度的评价标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久,海军建设成为清廷的重要议题。其间清廷有过购船的尝试,但由于不尽如意,于是决定自造轮船,自建海军。从1868年到1874年,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相继制造了48艘轮船。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是转折性事件。事件发生后,清廷在朝廷督抚中立即开展了一场海防大讨论,最后决定立即筹办北洋、东洋和南洋三支海军。海防大讨论的决心虽然很大,但受制于海塞防之争、满州集团与淮系集团之争等因素,到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时,只初步建成了5支各自为政、残缺不全的舰队,海军建设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覆灭,标志清朝海军建设的失败。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伴随西进运动美国完成了在北美的扩张,海军成为限制美国扩张的重大问题。当时美国海军速度很慢、攻击能力极差,甚至没有一艘铁甲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设现代海军,整个80年代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现代海军之父”的马汉。他认为制海权是国家繁荣和富强的首要因素。只有强大海军才能重创敌人,促进美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此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海军发展。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拨款建设4艘现代铁甲舰。1885年,海军决定举办海战学院。1890年-1900年,美国共建造了15艘一流战列舰和5艘装甲巡洋舰。美国海军实力从世界第12位迅速提升到第3位。1898年的美西战争,美国就靠这支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海军打败了西班牙。

——摘编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论述题,共 20 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