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四川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12月)试题

作者UID:7189882
日期: 2024-12-24
月考试卷
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①自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开始,“自然人化”(指在人类意识的渗透下,自然原本的特色被进一步改善和发挥,使其具有审美性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便成了自然美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美学热”。其中,大多数美学研究者赞同自然美生成于“自然人化”的判断,只是对“自然人化”的理解有差异。如有的主张自然美源于“情感化”,运用“移情”解释自然美;有的则主张自然美源自“实践化”,认为劳动实践是自然美得以生成的路径。

②但“自然人化”命题,难以有效解释“人化”自然过程中的美丑并存现象,无法阐释自然美和实践美学关于美本质界定之间的内在冲突。究其原因在于,当代美学在这一发展阶段,深受西方传统人本主义哲学框架的束缚,没有借鉴现代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也没有承续中国传统的有机自然观。西方文化自古希腊开始,便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高扬人的主体性大旗,强调对抗自然、征服自然,自然的审美价值因此而长期遭到否定。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美才开始受到关注;到启蒙运动之后,自然因象征自由、浪漫而成为重要的审美对象;到现代,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逐步消解,自然在“诗意地栖居”等思想中,方成为自然本身。

③中国文化中的“自然”,实与西方之“自然”在内涵上存在着错位:前者具有非实体性,而后者则指向实体事物。中国传统文化秉持自然生命观,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等。由此,在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建构中,除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比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移情”外,更有“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的“畅神”,“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互赏”等。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可谓是与人平等的生命存在。

④20世纪90年代,生态型美学开始在中国勃兴。所谓生态型美学,主要是指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景观美学。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所依赖的自然科学基础不同,分别为生态科学、环境科学、景观规划设计学和景观生态学。同时,观察维度也不同;生态美,具有浓郁的哲学意味,旨在凸显自然生命样态之真;环境美,强调在人与自然之间建构和谐自由的关系,旨在凸显自然生存环境之善;景观美,则强调形式的艺术性,旨在凸显自然物象之美。

⑤而三者之所以可统称为“生态型美学”,在于有共同之基础:秉持生态世界观,即以生态地球为本体,认为人与自然平等共处于一个生态系统;汲取以自然为本位的思想文化,以深化生态世界观;坚持生态审美原则,从生态维度重新理解美与丑,进而从自然出发、以追求自然本真之美;强调生态审美方式,基于但又不受限于自然科学理论,以生态感知方式体验自然美。

⑥因面对共同的生态环境危机问题,国内兴起的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西方生态型美学很快交汇融合。在生态型美学理论体系中,自然不再是孤立的、静态的物质性存在,而是处于整体有机关联且动态流变之生态系统中的生命存在;作为审美者的人,也不再是万物的主宰,而是与自然物同处生态系统之中的生命存在。由此,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审美关系的建构,便促使“自然人化”在两个维度发生转变;走向“自然化人”——由于自然生存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加重,人更加注重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将生态规律视为“美的规律”的有机内容;走向“人的自然化”——从理性的、处于主体地位和作为类的“人”,走向更为关注生命体验和生态保护的人。

⑦在生态审美原则下,自然美的呈现,是诉诸本真生命样态,展现出自是、自在、自为和自由等审美特征。自然美的构成,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艺术审美原则下的形式美,而是凭借自身的生命价值、在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平衡价值等,展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摘编自席格《自然美学的演进与拓展》)

实用类文本阅读

统一性的消失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事实开始:时间的流逝在山上要比在海平面快。

这一差别非常小,但可以用精密的计时器测量出来,如今这种计时器在网上花几千镑就可以买到。经过练习,任何人都能观察到时间的延缓。使用专业实验室里的计时器,即使海拔只相差几厘米,也可以观测到时间的延缓:放在地板上的钟表走得要比桌上的钟表稍微慢一点。

这让人感到惊讶吗?也许吧。但世界运行的方式就是如此。在一些地方,时间流逝得慢一些,在另一些地方则快一些。

也许真正令人惊叹的地方在于,在我们有足够精密的钟表来测量时间延缓之前的一个世纪,就有人了解了这一切。这个人的名字,当然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先于观察就能理解某种事物的能力,是科学思想的核心。在古代,阿那克西曼德明白天空在我们脚下仍然延续,远早于轮船能够环游地球。现代伊始,哥白尼就明白地球在转动,远早于宇航员从月球上看到这一事实。与之类似,在钟表的发展精确到足以测量出时间以不同速度流逝之前,爱因斯坦就意识到,时间在不同地方的流逝是不均匀的。

在进步的历程中,我们认识到,一些看似不证自明的事,实际上仅仅是偏见。天空在我们之上而非之下,这似乎显而易见,不然地球就会坠落。地球静止不动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否则它就会让一切都撞毁。时间在任何地方都以同样的速度流逝,对我们来说也同样是显而易见的……孩子会长大,发现小时候从四壁之家望出去看到的并不是世界的全貌,作为共同体的人类也是一样的。

爱因斯坦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在我们学习引力时,这一问题也许同样困扰过我们:太阳与地球没有相互接触,它们之间也没有任何东西可借助,那么它们是怎样相互“吸引”的呢?

他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猜想太阳和地球并没有直接相互吸引,而是分别对它们之间的事物产生作用。既然在它们之间存在的只有空间与时间,他猜想太阳和地球都改造了周围的空间和时间,就像一个物体浸入水中会把周围的水排开。对时间结构的改造进而影响了物体的运动,使得它们“落”向彼此。(这是广义相对论的精髓)

“时间结构的改造”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就是上文提到的“时间的延缓”,物体会使它周围的时间变慢。地球是个庞然大物,会使其附近的时间变慢。这种效应在平原处更明显,在山上要弱一些,因为平原更近。

物体下落就是由于这一“时间的延缓”。在时间流逝一致的地方,比如星际空间,物体不会下落,它们会浮在空间中。而在我们的星球表面,物体会自然倾向于向时间流逝更慢的地方运动,就像当我们从沙滩往大海奔跑时,腿上水的阻力会让我们向前方跌进海浪里一样。物体会下落,是由于在较低的位置,时间被地球减慢了。

因此,即便我们无法轻易观测到,时间的延缓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物体下落源于此,因此我们才可以坚实地站在地面上。如果我们的双脚可以牢牢地站在地面上,那是因为我们的身体自然倾向于待在时间流逝更慢的地方——并且与你的头部相比,你脚部的时间流逝得更慢。

这听起来很奇怪吧?这就像是观看日落,太阳缓慢地消失在遥远的云层背后时,我们猛然记起,运动的并非太阳,而是地球。我们用错乱的眼神看着整个星球——以及我们自己——向后旋转,远离太阳。我们用“疯狂的”眼睛看世界,就像保罗·麦卡特尼歌里那个山顶上的傻瓜(The Fool on the Hill):比起我们平常模糊的视野,有时疯狂的视角看得更远。

(摘编自卡洛·罗韦利的《时间的秩序》,杨光译)

文学类文本阅读

风雨太平洋(节选)  杜埃

清晨,马尼拉的黎萨大街响起了有轨电车铃声;妇人们拖着沙龙长裙,头上顶了盛满蔬菜、鱼类的大篮子正走向契阿波大莱市准备摆卖,商肆繁盛……华侨区的王彬街刚刚沉睡初醒。

就在这个时候,广播电台突然播出:“珍珠港被偷袭……”

播音员沉重的颤声,使人突然感到惊讶。消息像狂风中火烧木屋区那样到处暴烈蔓延开来。这个海洋上的大城市,一时人心惶惶,但广播消息不具体,引起了人们纷纷推测。没料到,一会儿,阵阵的机群声出现在市空,刹那间一连串震天动地的炸弹声响了,人们都冲出房子;路上行人停步仰望天空,城市好像被骤然一击,混乱了。银灰色的机群又飞来市空,抛下的炸弹,发出咝咝声,雨点般地倾泻下来,紧接着阵阵巨响,人的心脏像被挤出了胸膛,房屋倒塌的轰响,碎片撞击声,人们呼儿唤女的声音夹杂着警报声……骚乱像汹涌的潮水,一下子席卷了这个岛国首都。

崔斯特·李从巴西区赶来,手里攥着几份报纸匆忙来到劳联会,许多人已聚集在阅览室,大家在纷纷议论。许庚、林雄、沈毅文、郭江、吴青等早已到场。

霍斯特·李皱起眉头,心想估计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但都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我们没有未雨绸缪,空谈太多,首先我要负责,现在应该有个打算了!”许庚说道,露出一丝苦笑。

许庚沉吟一会,紧皱双眉,打了个手势,说道:“虽然珍珠港被偷袭详情不明,但从马尼拉也受到轰炸来看,日本是在同一个时间发动了战争。”一会儿,他忽然拔出烟斗,神色急躁地站起说道:“空袭马尼拉,说明战争到了菲律宾,我们劳联得做出种种准备。”

这时电铃猛响,林雄走过去拿起听筒,大声同对方通话,使得厅上的人都静下来。林雄放下电话说美国海军甲必地基地受到严重袭击,菲人传说日军已登陆。听到的人感到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起来。战争已来到门前了,每个人心里都盘旋一个同样的问题: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许庚捏紧拳头,声音果断地说:“现在人心惶惶,坏人可能乘机下手,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护侨工作,赶快把工人、店员、学生组织起来,编成分区的护侨队,安定人心,宣传侨胞团结互助,坚定抗日信心,协助菲政府做好华侨区的治安防护工作,这是当前侨胞最感关切的事。”他紧绷着脸“昨天,我们刚在法庭第三次开庭。嘿嘿,真是打到炸弹响了还没完啊!”

“那班不顾死活的摩擦专家。”郭江气冲冲骂道。许庚摆摆手,表示话未讲完:“呼吁他们摒弃前嫌,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放弃摩擦,团结对敌。”接着提出劳联和各兄弟抗日社团需要发份联合紧急宣言,表明对时局的态度和主张,还要立刻着手组织护侨工作队。

“要根据祖国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起草一个公约,附在这份联合宣言之后。”霍斯特·李道。这个建议大伙一致赞同,有人提出联合宣言要强调中菲共同抗日,并肩战斗。日寇已打到华侨居住国来了,并肩奋斗,义不容辞。

也有人大声嚷道,我们要有打游击战的准备。仔细一看,说这话的人正是蔡杰。店救会头头王汉华、郭江马上支持。中华厅上还就组织“战地服务团”“抗日义勇队”“救护队”等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并于会后分头向所属三十多个行业工会动员、布置。

珍珠港事件发生的第三天上午,李丽妲冒着空袭危险,辗转来到傅里奥住处兼工作室。她把一件颇沉的邮包放在茶几上,用手巾抹抹挂在鼻子上的汗珠,双手拉直裙子,坐在藤椅上,靠拢两膝,神态平定,看来她并没被突然发生的战争吓慌,仍然还是那副文静姣好的模样儿,但战争的信息使她平静的脸庞显出几分严肃神色。

“你知道我正担心这批宣传品寄不出去呢。”陈依华递给她一玻璃杯冰冻水。

“不行了,邮路已经断绝……”

马尼拉与香港联系被切断,这就等于与祖国内地的一切联系都中断,今后宣传的事就要孤军作战了,傅里奥和梁里两人立时想到这将带来一系列严重困难。

“邮政总局还宣布一律停止接收寄往外国的邮件。”丽妲道。

傅里奥转身对陈依华、丽妲道:“尽快把这批来自香港的抗日宣传品改为增刊发菲律宾各地吧,看来不可能寄往其他各大洲了。”

丽妲点点头,“我还听了伦敦广播:马来西亚也似乎是同日受到空袭的;有消息说日本陆军也似在同一天从广九铁路侵入九龙半岛,空袭香港也是同时进行的。”

事情已经很明白,看来形势的变化会急转直下。傅里奥站起对丽妲道:“你且待一会儿,替我带封信给你爸爸。”说后匆匆上楼去。

“增刊的稿准备好了?我顺道带回印刷厂去。”

“好,还差一点点。”梁里说完,也上了楼。他们在这期增刊上发表了爱国侨团的联合宣言,重刊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号召侨胞镇定、团结,应付时局,并摘登了《论持久战》,增强华侨信心。

陈依华捧上大包小册子叫披罗拿着放到马车上。临行,陈依华一把抓住她的胳膊,低沉地说道:“姑娘,今后只怕这份工作做不久了。刚才我听了那些话,心里想,咱们的抗日宣传工作,很快要全面转入战时了。”说时情绪激动。

丽妲点点头,用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说:“如果马尼拉守不住,我跟爸爸和你们到农村去……”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

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除范仲淹为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国子监,寻权知开封府。三年五月,范仲淹以吕夷简执政进用多出其门,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他日论建都之事仲淹进曰洛阳险固而汴为四站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缮宫室帝以问夷简,夷简对曰:“仲淹迂阔,务名无实。”仲淹闻之,乃为四论以献,且曰:“汉成帝信张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之祸。臣恐今日亦有张禹,坏陛下家法。”夷简诉仲淹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仲淹对益切,由是落职。知饶州。集贤校理余靖上言:“仲淹以刺讥大臣,重加谴责,傥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汉皇、吴主熟闻訾毁,两用无猜,岂损令德?陛下自亲政以来,屡逐言事者,恐钳天下口,请改前命。”疏入,坐落职,监筠州酒税。馆阁校勘尹洙上书曰:“仲淹忠谅有素,臣与之谊兼师友,则是仲淹之党也。今仲淹以朋党被罪,臣不可苟免。”夷简怒,斥监郢州酒税。寻改唐州,馆阁校勘欧阳修贻书责司谏高若讷曰:“仲淹以无罪逐,君不能辨,犹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是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怒,上其书,修坐贬夷陵令。时朝士畏宰相,无敢送仲淹者,独龙图直学士李纮、集贤校理王质出郊饯之。或以诮质,质曰:“希文贤者,得为朋党,幸矣!”馆阁校勘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以誉仲淹、靖、洙、修而讥若讷,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

(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庆历党议》)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Ⅰ

保持社交距离的“一米线”,已成为有效防疫的重要公共卫生举措。经过2020年的疫情防控,遵守“一米线”社交距离等,已成______的防疫常识和生活必须。不过,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总体上趋于稳定,使一些人开始对保持社交距离遗忘和忽略,甚至是不太在意, 不经意间的聚集、扎堆时有发生。即便是在已有散发疫情的地方,到采集点咨询也是______,前胸贴后背,“一米线”距离感______。这不仅会扰乱正常秩序,也极易导致病毒的聚集性传播,负效应______。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疫情未结束、防疫不放松的当下,“一米线”就是不容逾越的规矩线。对于疫情防控,它就是安全线、健康线,一米距离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对于日常生活,它就是规则线、文明线,丈量着人们的文明程度,检验着公民的道德素养;一旦写入法规,它更成为法定义务、法治红线,守法是本分,违法必得究。

有形“一米线”画在地上,要谨防踩线,无形“一米线”刻在心中,更当敬畏恪守。(    ),防疫“一米线”入法更要入心。期待“一米线”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人们排队、出行、办公、生产、购物、就餐等场合的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发挥其公民隐私保护线、疫情防控规则线、公序良俗维系线、城市文明风景线等综合性效应。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