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5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真核细胞中大分子物质与其组成单体、合成部位,对应正确的是(   )
A、 淀粉:蔗糖、叶绿体基质
B、 糖原:葡萄糖、线粒体内膜
C、 蛋白质:氨基酸、核糖体
D、 DNA:脱氧核糖核酸、核孔
有科学家提出,线粒体可能起源于被真核细胞吞噬的原始需氧细菌,下列叙述可作为支持上述观点的证据是(   )
A、 线粒体内膜和外膜属于生物膜系统
B、 线粒体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表达
C、 线粒体和细菌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D、 真核细胞和需氧细菌的遗传物质均为DNA
下列过程中不会发生“ +Pi+能量”这一化学反应的是(   )
A、 线粒体内膜上O2和[H]结合
B、 叶绿体基质中C3被还原
C、 胰岛B细胞向外分泌胰岛素
D、 Ca2+向细胞外的主动运输
下图为二倍体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图像。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中出现的顺序依次为③①②④
B、 图像①④时期的细胞中出现四分体
C、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图像①对应的时期
D、 图像②的每个子细胞中具有一个染色体组
下图所示为DNA复制过程中的一个复制泡,①~⑨代表相应位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DNA的两条链均为复制模板
B、 该复制泡的DNA解旋是双向的
C、 DNA分子的双链是反向平行的,①④⑨为3'端
D、 若该片段碱基T占20%,则复制后碱基C占30%
下图所示为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①~⑦代表不同的结构或成分,Ⅰ和Ⅱ代表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③表示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B、 ①与④、④与⑥之间都存在A―U配对
C、 一个RNA结合多个⑤使过程Ⅱ快速高效
D、 ⑦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
下图为五倍体栽培棉的培育过程,字母A、D、E 均代表一个染色体组,每组有13 条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
B、 栽培棉含有65条染色体
C、 秋水仙素可抑制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D、 栽培棉减数分裂时可形成39个四分体
对所用材料进行实验处理后,在实验中细胞已失去生命活性的是(   )
A、 观察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
B、 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C、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特征
下列生命现象的研究中,同位素应用不正确的是(   )
A、 3H,追踪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与运输
B、 16O和18O,追踪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C、 35S,验证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 32P和35S,确定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TRPV1是一种感觉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痛觉受体(一种跨膜蛋白),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等刺激会引发感觉神经元兴奋,从而产生痛觉。为研究TRPV1的功能,科学家构建缺失TRPV1基因的敲除型小鼠完成相关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或注射辣椒素之前的饮水量和体温变化作为本实验的对照
B、 据图1推测,野生型小鼠对饮水中添加辣椒素的反应有利于小鼠躲避伤害
C、 据图2推测,注射辣椒素后引起敲除型小鼠产生灼热感,导致体温下调
D、 野生型小鼠和敲除型小鼠在体温发生变化时均能通过调节最终维持稳态
社会上流传着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说法,有些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些违反生物学原理。以下说法中有科学依据的是(   )
A、 可以食用鱼肝油提高钙的吸收,故无需进行户外运动
B、 在室内蒸煮食醋促进其挥发,可以抑制新冠病毒分裂
C、 包扎伤口时,应该尽量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等敷料
D、 黄金大米转入了细菌合成 β―胡萝卜素的基因,故人类不能食用

综合题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5)。

生物膜的脂筏结构模型

生物膜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研究表明,生物膜中的脂质分子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具有“镶嵌块”的特征,而且磷脂双分子层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脂质组分存在差异,这说明“流动镶嵌模型”还需修正和完善。

1997年,科学家提出脂筏结构模型。脂筏是生物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直径在10~200 nm之间。生物膜的脂筏微区中,外层主要含鞘磷脂、胆固醇和锚定蛋白,内层主要含有酰基化的蛋白质和胆固醇,在一定条件下,内、外两层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形成脂筏的主要作用力来自于脂质分子,鞘磷脂通过头部的糖基和尾部的不饱和脂肪酸烃链相互作用而关联在一起,胆固醇填充在鞘磷脂之间的空隙。脂筏区的胆固醇具有饱和的碳氢链,趋向于形成紧密的液态有序相,而非脂筏区则具有更高的流动性,称为液态无序相。已观察到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存在脂筏,好似“竹筏”漂浮在液态无序相中。

脂筏独特的结构赋予它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在信号转导时,脂筏可作为特定信号分子的聚集平台,把底物受体和相关因子等募集起来,这些分子严格定位到脂筏,可促进信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静息状态下,信号转导通路上的各信号分子分散在不同的脂筏中。接受激素或生长因子等信号调控后,多个脂筏迅速融合,促进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级联激活反应。

脂筏可以参与蛋白质和胆固醇在细胞中的运转,在胞吞和胞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用适当药物打破富含固醇的微囊区域,就能抑制痢疾的致病微生物通过胞吞过程侵入宿主细胞。

植物细胞的脂筏可参与生物防御反应。植物的鞭毛敏感蛋白能特异性地识别细菌鞭毛蛋白,进而激活植物先天性免疫反应。当用细菌鞭毛蛋白处理拟南芥悬浮细胞5~15 min后,对生物膜的蛋白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脂筏区的特异性识别蛋白富集最多。另外,植物根尖或花粉管的极性生长也需要脂筏中特异性蛋白进行调控。

此外,脂筏还可以参与蛋白质转运、细胞骨架构建、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随着人们对脂筏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会不断深入和发展。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