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日期: 2025-03-30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 千锤万凿岀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吸取药液
B、 气体发生装置
C、 滴加液体
D、 点酒精灯
下列有关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H2:2个氢原子
B、 2:2个三氧化氮离子
C、 :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2Na:2个钠元素
下列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止水夹没有夹紧
B、 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
C、 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D、 点燃红磷缓慢伸入集气瓶中后,再塞紧瓶塞
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和②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③中的铁钉明显生锈
B、 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C、 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甲处锈蚀最严重
D、 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水蒸气)直接接触
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生成物丁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
C、 生成物丙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肥皂水不能区别硬水和软水
B、 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C、 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
D、 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下图一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二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一中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
B、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图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 图二中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
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已知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 , 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P是一种氧化物
B、 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
C、 维生素P相对分子质量为610g
D、 将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B、 黄铜片(铜锌合金)比纯铜片硬度小
C、 “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熔点高
D、 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不活泼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用二氧化碳灭火
B、 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C、 铜制作成导线
D、 用焦炭冶炼金属
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C、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D、 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
A、 咸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有一层“白霜”
B、 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C、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D、 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
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 溶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C、 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g
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Fe、Cu 、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A、 将铁片放入稀盐酸
B、 将铜片放入盐酸
C、 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如图,室温下,盛水的烧杯内放置两支分别盛有等质量KNO3溶液和饱和石灰水的试管甲和乙,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H4NO3固体后,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中溶液一定变浑浊
B、 甲中溶液一定变成饱和溶液
C、 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D、 甲、乙中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填空题

综合题

计算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