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日期: 2025-03-29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B、 臭氧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遭长波辐射的伤害
C、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导致大气CO2浓度增加
D、 水土流失的冲积物、电厂的废热等会引起水体污染
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和油脂均可作为细胞呼吸的底物
B、 葡萄糖中氧原子的含量低于油脂
C、 所有脂质都能参与膜结构的组成
D、 淀粉、麦芽糖和蔗糖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分裂间期,结构3不能被龙胆紫染色
B、 细胞核内合成的RNA和蛋白质可通过结构2出细胞核
C、 所有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均与图中结构4有关
D、 结构1包含四层磷脂分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周期性消失和重建
已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a决定,A+(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显性,A对a显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最多有6种基因型
B、 A+、A和a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产下了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
D、 一只黄色雌鼠和一只黑色纯合雄鼠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表现型
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细胞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酒精通过该过程进入肝细胞并被降解
B、 该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C、 细胞摄取大分子需要借助载体蛋白
D、 图示可表示靶细胞经受体介导胞吞胰岛素的过程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B、 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也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C、 基因突变使基因结构发生变化,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D、 相比于二倍体,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目加倍,有利于育种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通过细胞分化形成R型、S型等不同类型的菌株
B、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
C、 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过量的神经细胞通过细胞凋亡实现数量调整
新冠病毒是一种单条正链RNA病毒,遗传物质能直接作为翻译模板。人体感染该病毒后常常导致严重的肺部炎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DNA病毒相比,R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
B、 在宿主细胞内,新冠病毒的RNA能指导子代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C、 新冠病毒不能侵染肺部之外的细胞是因为其他细胞缺乏相关受体蛋白
D、 新冠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只有RNA进入宿主细胞,蛋白质不能进入宿主细胞
如图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B、 ②过程产生的乙醇不是丙酮酸直接被氢还原而形成
C、 人体剧烈运动消耗的大量能量主要由③过程提供
D、 酒驾司机呼出的过量酒精是人体细胞内①②过程产生
如图①~④为人体内的体液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等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 ②中含有血浆蛋白、尿素、糖原等物质
C、 ④中的细胞呼吸产物既可以影响内环境稳态,又可以参与体液调节
D、 若④为肌肉细胞,则④处氧气浓度高于③处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去除两个磷酸基团后的物质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B、 转运物质时载体蛋白形状的改变都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
C、 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细胞内的各项生命活动
D、 剧烈运动时,细胞中的ATP含量不会急剧下降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催化RNA或DNA水解的酶是核酶
B、 改变酶所处环境的温度,酶的最适pH不变
C、 在最适温度下保存酶,可以延长酶的使用时间
D、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底物浓度,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从而提高酶促反应速率
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某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甲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垂直于纺锤体中轴的平面上
B、 细胞乙在间隙期完成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C、 细胞丙中含有2套遗传信息,染色体数目加倍
D、 细胞丁中的细胞板由四周向中央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如表显示酶A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比较指标

患者白癜风面积

30%

20%

10%

5%

酶A氨基酸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目

1.1

1

1

0.9

A、 ①使tRNA种类增多,④使tRNA数量减少,②③中tRNA的数量没有变化
B、 白癜风可通过产前诊断进行确诊
C、 ①④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
D、 ②③中的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对应的m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改变了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灭活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两剂或三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新冠病毒在完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再经灭活和纯化,可制成灭活疫苗
B、 灭活的疫苗保留了抗原特性,能诱发机体产生多种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
C、 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产生的记忆细胞都来自T细胞
D、 第二次接种疫苗,人体相应的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分泌抗体
下列关于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B、 该实验能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 合成子代噬菌体外壳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外壳均含35S
D、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整体都进入细菌细胞内
用适宜浓度的植物激素抑制剂A、赤霉素(GA)及生长素(IAA)处理某植物相同的茎切段,一段时间后测得该植物茎切段的伸长率如图所示,根据结果推测,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组结果说明IAA和GA在促进茎段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
B、 ③⑤⑥组结果说明植物激素抑制剂A能抑制IAA和GA的作用
C、 六组实验结果说明IAA和GA对该植物茎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研究植物激素IAA和GA是否具有协同作用需要设置4个组别
下图为同一高等动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基因型为MMN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不可能在睾丸中同时观察到图中4个时期的细胞
B、 可用MMMMNNnn表示甲、乙、丙细胞的基因型
C、 甲、乙、丙、丁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均为2组
D、 由丁图可知该细胞在之前发生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
某同学从植物中提取了W物质,并研究其抑菌效果。在平板中央处打孔后加入提取物W,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和计算抑菌圈平均增幅速率,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将一定量菌液与刚灭菌的培养基混匀后,冷却并倾倒平板可得到试验菌平板
B、 在平板上打孔的钢管需要灼烧灭菌,目的是防止微生物污染平板
C、 抑菌圈直径的大小与菌体浓度、提取物W的浓度和预扩散时间密切相关
D、 在本实验时间内,加入提取物W后的24小时可获得最佳抑菌效果
现有2只成年狗出现了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为探究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科研人员抽血检测这两只狗的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

促甲状腺激素含量

甲状腺激素含量

患病狗甲

偏高

偏高

偏低

患病狗乙

偏高

偏低

偏低

A、 甲狗前两种激素偏高的原因是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
B、 甲的病因可能是甲状腺损伤或缺碘,乙的病因最可能是下丘脑病变
C、 除上述症状外,甲、乙的体温还低于正常值
D、 给甲、乙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二者的耗氧量均增加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点前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B、 图中a点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C、 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D、 病原物属于影响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内源性调节因素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植食动物利用食物的效率差异导致海洋的次级生产量大于陆地次级生产量
B、 植食动物的摄入量与粪便量的差值为该动物的次级生产量
C、 群落演替过程净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都是先增加后稳定不变
D、 地球各地的净初级生产量的差异主要是光照和温度导致
眼镜蛇的毒液是神经毒素,这种毒液具有神经-肌肉(神经肌肉的接头相当于突触)传递阻滞作用,引起横纹肌弛缓性瘫痪,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对这种神经毒液作用机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阻断神经肌肉传递
B、 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C、 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抑制神经递质的正常分解
D、 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影响突触后膜的兴奋
某种家兔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白色(A)对黑色(a)为显性。某人工饲养的家兔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中,控制白毛和黑毛的基因的频率均为0.5,现该家兔种群随机交配并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黑色个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淘汰前,该家兔种群中白色个体数量多于黑色个体数量
B、 黑色兔淘汰一代后,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下降到1/3
C、 黑色兔淘汰两代后,家免种群中AA与Aa的数量比为2∶1
D、 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家兔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不断增加

综合题

非选择题组

实验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