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湖北省蕲春县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卷

日期: 2025-04-13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

下列加点的字全部正确是的一项是(  )
A、 刻(juān) 秀(qí)  热(zhì) 气敛声(bǐng)
B、 繁(yán)     亮(zhèng) 责(jié)精竭力(dān)
C、 邪(pì)  改(cuàn) 鲜(yú) 无消息(yǎo)
D、 喧(xiāo) 仰(zhān)  丘(hè) 坦荡如地(dǐ)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 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 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以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休闲意识,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为目的。
B、 为了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动会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多一些。
C、 一篇文章的好坏,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是在于它是否有思想、有温度。
D、 电影《长津湖》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电影的市场纪录。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B、 南非世界杯中橙色军团淘汰巴西队,士气大振,锐不可当
C、 开展“清洁家园”活动以来,我市各乡镇、村屯根据实际,因地制宜, 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模式。
D、 江南的春天来得早,二月一过,到处是一片草长莺飞, 鸟语花香的大好春色,那景色真是令人留恋。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一项是(   )
A、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这句话中“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作状语。
B、 《白杨礼赞》运用象征的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C、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130篇,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江阴”就是因为位于长江南岸而得名。

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6分)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各题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潮湿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 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 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深层次阅读赏析(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母爱浓浓柿子香

    ①晚秋时分,我回到家乡看望年老的父母,正赶上柿子成熟。母亲知道我爱吃柿子,见我风尘仆仆地归来,就挎上小筐,到园里摘柿子。

    ②园子不大,但柿子树却整整种了六棵,在整个园子里很显眼。母亲说,娘知道你们都爱吃柿子,所以就和你爸多种了几棵,预备你们回来好好吃。

    ③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灿若星辰。我伸出手,草草地擦了擦,送入口中,甜甜的,很是爽口。望着母亲摘柿子的身影,我仿佛受到极大的触动,顷刻就将自己记忆的闸门打开。悠悠童年里的一切鲜活情境都展现在了眼前。

    ④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物质相对匮乏,苹果、鸭梨这些看似普通的水果还很少见。称得上水果的东西,恐怕只有园子里的柿子了。那时的陕西老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菜园。园子里有茄子、辣椒、黄瓜等,但最显眼的还是柿子。

    ⑤随着时间的变迁,柿子吸收阳光雨露、日月精华,便慢慢地到了成熟期。刚到成熟期的柿子虽然也可以吃,但还没有熟透,有些涩口,口感相对有些逊色。如果心不急,还可以等上一段时日,等柿子周身熟透,就到了吃柿子的大好时节。熟好的柿子口感面而甜,有点起沙,适合生吃。

    ⑥童年时期柿子树仅有一棵,但那有限的一点柿子却是赖以成长的好东西,如今想来,它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⑦记得母亲曾用一只筐装柿子,挂于高高的房梁之上,清香四溢,充满了诱惑。但我们只有眼馋的份,却够不着。这只筐子高高在上,只有父母能够掌控。母亲的用意非常明确,她教我们五个孩子查数,谁查得好,查得多,谁就能得到奖励。奖品当然就是一枚好吃的柿子了。

    ⑧她教我们读书认字,用她那本四角号码字典,教我们字的读音和笔画。为了吃柿子,我们哥几个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努力学习,争取最先吃到装在筐子里的柿子。就在这样的激励下,我们在未入学时就学着查数、认字,学习速度各个精进,还没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可以磕磕绊绊地读报纸了。

    ⑨柿子是我童年时期最为喜欢的果品。它营养丰富,含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它甜腻可口,摆在面前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冬季吃冻柿,那更是别有一番味道的。

    ⑩其实,柿子用途并不单一,除供鲜食外,母亲还制成柿饼、柿干、柿汁蜜、柿叶茶、柿醋、柿脯等,偶尔也加工成糕点和风味小吃。母亲总像变戏法一样,花样翻新,让我们健健康康地度过了那段有些艰难的岁月。

    ㉑相比之下,邻居家的孩子就没有我们幸运,很难吃到柿子。但是,父母很好心,总是拿出自家院子里产的果蔬接济大家。像我一般大的孩子,也都吃过我家的柿子。这曾让我一度引以为豪!

    ㉒岁月倏忽而逝,如今,我已迈入中年的门槛。柿子还是那个柿子,我依然百吃不厌,视若珍宝。母亲为了让我吃到新鲜的没有农药的柿子,总是不顾劳累,在园子里忙忙碌碌。柿子刚刚成熟,她就忙不迭地通过客车或委托城里亲朋用私家车,给我捎柿子。

    ㉓我感恩于母亲,是她让我拥有了一个美好的童年,给我很多关爱,在我步入中年了还能让我一饱口福,圆我未了的柿子情缘,丰满充实我的人生。

写作展示(共5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一:“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揩,“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去感悟。

请以“读懂    ▲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材料,要要求作文

题二: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住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踏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读了上面的材料,也许你会产生很多感触和联想吧!请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内容积极向上,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3)文体不限(除诗歌外)(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