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31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世界通史》:“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由海道向全球扩散,突破了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然经济的闭塞性。从此开始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
A、 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被打破
B、 古老的农耕经济在全球不复存在
C、 世界各民族特征、界线消失殆尽
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1851年2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巴瑟斯特发现金矿;8月,又在距墨尔本不到100英里的巴拉腊特和本迪戈发现了金矿。澳大利亚于是掀起了淘金热潮,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潮水般涌来。这一现象(   )
A、 说明世界市场首次实现跨洋资源整合
B、 证明全球自由贸易网络正在迅速形成
C、 有利于面临资本困境的欧洲得到补充
D、 吸引了大量黑人奴隶前往实现发财梦
下图为2019年《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并附有“剪刀是可以装进集装箱运输的,但理发师不行”的文字说明。这反映了(  )

 

A、 经济全球化发展陷入了停滞阶段
B、 产业转型导致了经济全球化趋缓
C、 人口流动的困难制约经济全球化
D、 经济全球化需要更合理移民政策
《新全球史》说:“哲学家罗素评论道,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当欧洲国家的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人们在街头跳舞……”材料主要反映( )
A、 各国民族主义在推动一战爆发中起了重要作用
B、 欧洲民众对战争及战争胜利充满信心和期待
C、 英法老牌殖民帝国的殖民主义是一战爆发根源
D、 各国民众对二战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认识不清
1997年12月,塞缪尔•亨廷顿曾指出:当今东亚社会,正在发展……越来越伸张自己的文化价值,并拒绝那些由西方“强加”给他们的文化价值。作者意在说明(   )
A、 世界文明应具有多元性
B、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明的一体化
C、 东亚社会引领世界发展
D、 两极对峙格局下东西方对抗趋缓
(俄)普希金在《皇村回忆》中写道,拿破仑是“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对此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
A、 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战争的行为深恶痛绝
B、 《皇村回忆》是二手史料,评价真实可信
C、 普希金作为诗人对拿破仑的评价不具有史学价值
D、 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已成定论,此评价不可信
古代埃及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世界文明遗迹不包括(   )
A、 孟菲斯及其墓地
B、 金字塔
C、 阿布辛拜勒神庙
D、 庞贝古城遗址
1649年荷兰莱顿大学教授科内利乌斯·博特科伊在发表的《茶、咖啡和巧克力》论文中,极力推崇饮茶的好处。此论文客观上反映了(   )
A、 茶叶遭到了荷兰民众的抵制
B、 咖啡取代了茶叶的饮料地位
C、 茶叶受到西方民众的普遍接纳
D、 国际贸易扩大下的文化交融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

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当然,理学家也会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等熔铸其中。这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二  15世纪以来,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科技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欧洲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论述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