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06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基础知识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默(qiè)   机(róng)  致(jǐng)   闹(xuān)
B、长(zī)    气(shuò)   险(jùn)    祷(qǐ)
C、 狂(1án)   痛(chì)   山(yān)    逼(xiá)
D、 字(tiè)    可(hán)   折(qǔ)     污(huì)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 生命在每一个早晨抖落尘埃,婉如一只小蝌蚪游向大海。
C、 这庄严肃穆的无名墓冢能剧烈地震憾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D、 看到宣传栏中的遗失启示,张勇才知道王宇的手机丢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
B、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城防)
C、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雄壮、雄伟)
D、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支流)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 我/站在/高山之巅
C、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D、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下文横线处选填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此说明___________。

A、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B、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C、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D、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优势
“啊!黄河!”这句在诗中反复出现,对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反复出现是为了对所歌颂的对象加以强调。
B、 这是诗人在“望”黄河的基础上,情不自禁地歌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C、 反复出现,从不同角度赞颂黄河,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D、 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阅读理解

课外精选美文阅读。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侯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口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友祥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泥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5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根的窑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妥、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⑥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综合表达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