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16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基础知识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寄(hán)    果(shuò)    而不舍(qì)
B、高(ní)     补(xiào)    乎不同(jiǒng)
C、心(qián)   起(dié)     尽心血(lì)
D、然(hè)     结(níng)     气冲牛(dòu)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B、 于是大家放开候咙读了一阵书,真是人声顶沸。
C、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D、 举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将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辞。
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中国梦,迥乎不同。我们用心中的梦表达对祖国深厚的热爱,祖国用美好的现实铸就了我们心中的中国梦。
B、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C、 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D、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引用)
B、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借代)
C、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排比)
D、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对偶)
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 我们朗诵着《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 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 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综合表达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