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29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
A、 万里长城全长约670m
B、 一本物理书长2.67cm
C、 一元硬币的直径为18.0dm
D、 一位同学的身高约165cm
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
A、 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 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C、 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D、 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
人坐在气球的吊篮里,当气球带着吊篮一起升空时,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
A、 以人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C、 以吊篮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D、 以气球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错误的是(   )
A、 “声无小而不闻”——任何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B、 “响鼓也要重锤敲”——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C、 “不敢高声语”——此处的“高”指说话声音响度大
D、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
如图所示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用大小不同的力打鼓
B、  将响铃闹钟置于密闭玻璃罩中并抽气
C、  边说话边摸喉头部分
D、  改变钢尺伸出来的长度,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
如图所示,池鹭号称是捕鱼高手,池鹭在水面疾驰掠过,冲向自己的目标,瞬间叼起水中的“猎物”——鱼,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池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池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池鹭飞的越高,在水中的“倒影”越小
D、 水面波光粼粼是光在水面发生了漫反射
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下列实例中与它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
B、 夏天,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
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CD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 在第10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完
C、 该图像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D、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B、 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4
B、 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C、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D、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较大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高和寡”中的“曲高”是指音调高
B、 声呐是利用次声波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的
C、 “超声波”的速度总是大于“次声波”的速度
D、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如图甲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可断定(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第15min该物质全是液态
C、 试管内的冰会逐渐增加
D、 试管内的冰会逐渐减少
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 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 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仍然是一种会聚现象

填空题

实验题

作图题

计算题

多选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