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高中语文2021-2022学年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1.2《齐桓晋文之事》随堂检测

日期: 2025-04-08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基础理解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无以,则
B、 他人有心,予忖度
C、 是以君子庖厨也
D、 秦楚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
B、 王, 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C、 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D、 亦反其本矣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B、 否,吾何快于是, 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C、 俯足以畜妻子
D、 则牛羊何择焉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于,连词)
B、 无罪而就死地(好像,动词)
C、 王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如果,连词)
D、 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如此,代词)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在文章的这个部分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张,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
B、 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
C、 为了进一步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提出了从田宅桑畜直到礼义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图。
D、 孟子的这一番话,充分体现了善于论辩、富有气势的特点。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有删改)

语言文字应用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