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吉林省长春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生物试卷

日期: 2025-04-02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B、 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O2、养料进入细胞和代谢产生的CO2等废物排出细胞
C、 ⑥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
D、 图示的内环境通常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液组成
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 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 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
B、 当兴奋传到d时,d点膜内电位变化为由负变为正
C、 兴奋由c传到e时,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 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食物引起味觉属于非条件反射,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
B、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形成非条件反射
C、 大脑皮层参加了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但该过程的消退与大脑皮层无关
D、 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使生物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适应性
在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这个过程
B、 这些过程涉及一系列的反射活动
C、 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D、 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似的小鼠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如果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
B、 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C、 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
D、 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B、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甲处低于乙处
C、 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D、 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下列关于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也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 下丘脑含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等
D、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可传递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人受到惊吓时,机体通过相关神经直接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同时还可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导致心跳加快。下列对两种调节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者是神经调节,后者是激素调节
B、 前者需依赖信息分子,后者不需要
C、 前种方式作用范围准确但比较局限
D、 后种方式反应速度快但持续时间短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 骨髓受损只影响B细胞的生成和成熟
C、 免疫活性物质不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
D、 细胞毒性T细胞诱导的自体癌细胞凋亡体现了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
下列有关细胞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处理和呈递是抗原被Th细胞识别的前提
B、 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只能分裂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C、 部分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 部分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这一功能属于细胞免疫功能
某人感染了酿脓链球菌痊愈后,出现了因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攻击心脏瓣膜,导致其患上风湿性心脏病。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酿脓链球菌再次进入此人体内记忆细胞将快速增殖分化
B、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免疫系统功能过弱而导致的疾病
C、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等参与清除酿脓链球菌
D、 酿脓链球菌表面的抗原可能与心脏瓣膜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人家兔体内以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 特异性免疫,抗体
B、 特异性免疫,抗原
C、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科学家们在研发新冠疫苗的同时,也在研发特异性强、亲和力高的“中和抗体”。中和抗体能抢先与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结合,阻断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并被免疫系统清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B、 中和抗体的优势是起效快,更适用于老人和小孩
C、 注射中和抗体属于被动免疫,注射灭活疫苗属于主动免疫
D、 注射中和抗体能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以产生更多中和抗体
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都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细胞分裂素对两种水果植株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B、 两种水果的无子性状都可遗传给子代
C、 生长素和乙烯均能促进两种果实的成熟
D、 获得无子番茄需要用乙烯处理
植物生长过程中既受环境影响,还受多种激素调节,各激素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进植物某一器官生长的某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抑制该植物另一器官的生长
B、 植物体内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另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
C、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是通过促进细胞数目增加来促进植物生长的
D、 植物顶端优势的形成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有关
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 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B、 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C、 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
D、 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关于“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不断增加
B、 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C、 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D、 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t1前及时控制其种群密度
在进行酵母菌计数时,某同学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然后吸取摇匀的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分布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块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有一个计数室
B、 该计数板的一个计数室中有16个中方格
C、 未对酵母菌染色会导致计数值比实际值偏小
D、 需要对该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后再重新计数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某风景区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B、 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 根据群落的分层现象,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中的光能
D、 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与栖息空间有关
如图所示为食物链中各营养级共有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字母代表能量,不考虑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a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代表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B、 a、d是各营养级共有的能量流向,所以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
C、 若图示为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则d表示流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D、 若图示为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则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值大致为0.1c~0.2c
生态农业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设计的主要原理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B、 比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强
C、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D、 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
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 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 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 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下列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的是(  )
A、 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 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
C、 农田通过作物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 向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试题,共4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