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你知道一杯咖啡是怎么来的吗?
我们喝的咖啡来自茜草科咖啡属植物的种子,也就是咖啡豆。咖啡的故乡远在非洲大陆的埃塞俄比亚,如今栽培咖啡树的国家有60多个,多分布在北纬23.5°至南纬23.5°之间,此区域也被称为“咖啡腰带”。
咖啡属的植物多达120多种,但制成咖啡的主要为两个种:阿拉比卡种(Coffea arabica)和罗布斯塔种(Coffe arobusta)。前者在风味上更胜一筹,种植量也更大。不同产区的阿拉比卡种咖啡豆在风味上有极大的差别:有的以花香闻名,有的以水果味见长。即便是同一产区的同一品种咖啡,咖啡豆风味也有不同。
我国云南的普洱、保山地区也是重要的咖啡产区。咖啡成熟后,农民需手工采摘果实,选取优质果实去除果皮。云南地区大多采用水洗法:用水洗掉种子外的果皮,将种子浸没在水中,在乳酸菌和酵母菌的作用下,乳酸菌能将糖分解为乳酸,而酵母菌则能将糖分解为酒精,乳酸和酒精进一步发生酯化反应,为咖啡豆增添水果风味。随后经过干燥、储存等一系列处理才能变为可以销售的咖啡豆。
叶锈病是咖啡的“夺命瘟疫”,近百年间爆发过两次咖啡叶锈病,险些使阿拉比卡咖啡灭绝,严重影响咖啡种植业。咖啡叶锈病是由咖啡驼孢锈菌侵染所致,发病部位主要为叶片,染病后叶背部产生橙黄色粉状孢子堆,引起大量叶片脱落、枝条干枯,严重时整株死亡。
种植前对种子加强免疫检查,建立无菌苗圃,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处理染病苗也是防治咖啡锈病的有效措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抗病咖啡品种培育出来,咖啡产量得到了保证,使当地人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