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备考2022】高考历史二轮复习:05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12-28
二轮复习
单选题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经济作物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材料一:宋代帝王不断地颁布劝农诏书,劝导农桑、设置常平仓和义仓。宋太宗时为增加粮食产量,把福建地区种植的占城稻引种到江淮等地,获得成功。在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区,则大规模推广种植粟、麦、黍、豆等粮食品种。棉花种植在闽广地区逐渐盛行,并向江淮流域推广。茶叶种植在秦岭和两淮以南已经十分普遍,出现了专门种植和加工茶叶的园户,有的园户年产茶数万斤,茶税已经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据漆侠《宋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其不平衡性》等

材料二:1933年5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开始进行农业建设运动。在农村复兴委员会大力倡导下,国民政府裁废苛捐杂税5200多种,但由于财政吃紧,执行不力。面对灾荒,政府用“灾民之壮者”修路、垦殖、生产,并十分重视灾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期弥补传统救灾方式的短效和低效。1934年行政院设计《农村合作社章程》,推动农民之间的合作。这场运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收效甚微。

——据王军《南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研究(1933—1937)》

材料三: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从中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据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乡土运动作为德意志帝国时期应对“现代化危机”的一场广泛的精神和社会运动,在当时倍受关注。人们希望通过精神和社会层面回归乡土,安抚和消除急速现代化所带来的阵痛与不适。在他们看来,农民生活和农业经济才是理想形态,农村生活也是最幸福的,而如今农民逃离乡土和农村空洞化,毁灭传统乡村景观和文化。在恩斯特·鲁道夫和“德国历史与古典联合会”的呼吁下,整个帝国范围内迅速形成一场广泛的乡土运动。一方面,着力对具有鲜明历史特征的传统建筑和艺术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抢修性维修和保护;另一方面,强化对乡土自然环境保护;防止工业化对自然环境肆无忌惮的功利性破坏和掠夺。乡土运动的高涨感染到了当时帝国和各邦高层的一些统治者,他们也加入运动中,最终将自然生态和景观保护上升为一种国家层面的政策,政府陆续建立自然保护机构,以具体的立法和财政投入措施支持自然保护。

——摘编自邢来顺《回归乡土与德意志帝国时期的现代化危机》

材料二:民国时期乡村运动主要是指这一时期一些有影响力的乡村建设派人士与团体,在某些乡村进行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诸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建设和发展运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资本主义获得一定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却出现衰败景象,一批有识之士力图通过乡村运动实现“民族再造”的使命。为开展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认为要挽救乡村出路不在于向西方学习,而应“认取自家精神,寻去自家的路走,从创造新文化上来救活旧农村”。晏阳初提出:“从文字方面以提高民智··.···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攻穷;以公民教育攻私;以卫生教育攻弱”。卢作孚力图构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交通建设为先行,以乡村城市化为带动的“乡村现代化'建设模式”。这场运动到1937年被迫中止。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统治者确立了“天下归心”的文化立国战略,着力“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约从春秋中期开始,“四夷”开始与“华夏”相对成为一个流行的词汇,“华夏居中、夷狄环绕四周”的天下格局开始形成,天下遂成为制度和文化的世界。在诸子长达百年的争鸣中,却一致倾向于“大一统”,为秦汉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思想基础。至此,天下观实现了世界观、文化观和政治观的融合,成为影响中国人最为深刻、持久的传统观念之一。

——据李宪堂《“天下观”的逻辑起点与历史生成》

材料二:从1840年开始,中国人开始在实践和认知两个层面上走向从传统天下观向现代国家观的艰难转型。西方的征服以至几近“亡国灭种”的经历,开启了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革命,这是一场观念、制度和文化的深刻变革。培养民智,促使“臣民”向“国民”转变,改变“柔性疆域”意识,树立领土主权原则,建立现代政府,内争民权、外争国权成为仁人志士奋斗的目标。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传统王朝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型初步完成。

——据王鸿生《论中西文明中的天下观和世界观》

材料三:从历史的大视角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经历了“等级天下观”的衰落,主权平等国家观的相互博弈后,现在开始朝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切入点的“平等天下观”发展,这一“天下观”既不同于传统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天下观,也有别于西方“丛林法则”天下观,而是一种平等、互惠、合作、共赢的天下观。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思考和历史担当。

——据张学森《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重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材料二: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问题。到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

——摘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

材料三:欧洲的两场大战,都由德国人挑起,而德国人似乎应是最为自觉地捍卫欧洲文明的民族。或许不能不说,在欧洲现代文明内部,本身就蕴涵着一颗毒瘤,它使得欧洲时不时陷入疯颠状态。这个毒瘤,就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在德国发育得最为完整、成熟,并表现出其极端的形态,也许并不偶然。民族主义是后进国家与现代化相伴相生的现象。德国诗人席勒讲过一个比喻:受伤的民族精神就好像压弯的细枝,它可能会因外在的压力过大而被最终折断,但是如果树枝的韧性极大,那么,一旦外力舒缓,树枝就会以极大的力量反弹。民族自尊进发的时候,时常是专横中带着侵略性的。

——摘自秋风《民族主义惨剧为何发生在欧洲》

论述题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