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听取蛙声一片”,是蛙的一种求偶行为。蛙声属于(    )
A、 化学信息
B、 物理信息
C、 行为信息
D、 既是物理信息又是化学信息
下列生物中需要借助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
A、 变形虫
B、 水螅
C、 兔子
D、 蓝藻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
B、 艾滋病病毒不经昆虫传播
C、 HIV入侵宿主细胞后浓度持续上升
D、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
近年来,我省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在一些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区域会发生变化。退耕之初发展到顶极群落期间的变化趋势是(  )
A、 生态系统稳定性越来越强
B、 群落的净生产量越来越大
C、 草本层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D、 群落中植物个体总数越来越多
下列内分泌腺的活动不受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这一调控轴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B、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C、 性激素的合成
D、 胰岛素的合成
下列有关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培养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都需要用固体培养基
B、 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
C、 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
D、 都需要使用接种环进行接种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密度的变动受性比率的影响
B、 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
C、 环境容纳量代表种群的最大密度
D、 “二孩”政策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数量
下列关于人体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脏反射一般不受意识所支配
B、 膝跳反射中先感觉到被叩击后踢出小腿
C、 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D、 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食物网中的植食动物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B、 陆地生态系统中通常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C、 捕食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D、 难降解的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转移和富集
用白萝卜制作泡菜的过程中,采用适当方法可缩短腌制时间。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将白萝卜切成小块
B、 向容器中通入无菌空气
C、 添加已腌制过的泡菜汁
D、 用沸水短时间处理白萝卜块
应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白菜—甘蓝,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解离以获得原生质体
B、 可通过离心来诱导白菜和甘蓝的原生质体融合
C、 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把杂种细胞培养成植株
D、 该过程使用的技术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
B、 生产者能将约10%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的体重净增长低于变温动物消费者
D、 消费者营养级具有的能量与该级消费者的平均体重成正相关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可迅速杀死其他微生物,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
B、 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
C、 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
D、 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酸菌活化
如图为烟草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过程①获取的根组织块应做较彻底的灭菌处理
B、 过程②应根据要求使用适宜的培养基
C、 过程③表示脱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将X细胞包裹上人工种皮可获得烟草人工种子
某森林中,高密度的某昆虫幼虫取食落叶松,影响松树的生长,最大松针长度减小,来年幼虫的食物质量变差,导致该昆虫密度下降,使松树得到恢复。反过来随着食物质量的提高,幼虫数量又有所增加。幼虫的密度(虚线)与落叶松的最大松针长度(实线)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昆虫幼虫的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
B、 食物是该昆虫幼虫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
C、 该昆虫幼虫与落叶松处于同一捕食食物链中的不同环节
D、 该昆虫幼虫环境容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落叶松的种群数量
下列关于原生质体和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测定植物原生质体的密度时,可用血细胞计数板
B、 红墨水不能进入活细胞,可用于检测细胞的存活状态并计数
C、 涂布分离法和划线分离法均能得到单菌落,都可用于细菌计数
D、 血细胞计数板可以统计酵母菌活菌数和死菌数之和
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a~e表示免疫细胞,f表示免疫活性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是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病原体后可能产生多种抗原-MHC复合体
B、 b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促进c增殖分化
C、 c、d、e细胞表面都有针对同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受体
D、 f是免疫球蛋白,其两臂上各有一个相同的抗原分子结合位点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体液调节只有化学信号
B、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维持体温恒定,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
C、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广泛的原因是激素没有特异性
D、 体液调节中激素的运输需要内环境参与,神经调节过程则不需要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可得到无籽番茄
B、 利用低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的杂草生长
C、 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成熟
D、 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含量最高,以促进种子萌发
紫茎泽兰入侵导致黑麦草生物量显著下降,给农牧业带来极大损失。研究人员选用了两种牧草拉巴豆和宽叶雀稗与紫茎泽兰混合种植,并与黑麦草进行对比研究,其结果如下:

研究结果记录表

种植方式

物种

生物量(g/m2)

拉巴豆+紫茎泽兰

拉巴豆

3.22

紫茎泽兰

0.12

宽叶雀稗+紫茎泽兰

宽叶雀稗

4.7

紫茎泽兰

0.24

黑麦草+紫茎泽兰

黑麦草

0.52

紫茎泽兰

1.9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拉巴豆和宽叶雀稗成为草场的优势物种可以减弱紫茎泽兰的入侵危害
B、 拉巴豆对紫茎泽兰的控制力略大于宽叶雀稗对紫茎泽兰
C、 拉巴豆、宽叶雀稗和紫茎泽兰生态位存在部分重叠
D、 该研究体现了竞争排斥原理,与拉巴豆相比宽叶雀稗对紫茎泽兰的竞争优势更大
某实验小组对果蝇进行培养并研究其增长规律,在25℃条件下,在瓶内放入雌雄果蝇各3只,4-5天后出现幼虫,第10天后,幼虫逐步成长为成虫。25℃时,果蝇的成虫约能活15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0~10天瓶内果蝇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B、 据图判断,第26天左右达到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实验初始果蝇增长较慢的原因是受到食物和空间的限制
D、 第26天后果蝇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成虫达到生理寿命
图1表示离体轴突的部分结构,表1、表2均为灵敏电位计。图2为图1中a~e段轴突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表1会发生两次偏转且方向相同
B、 若增加外界培养液的Na+浓度,适宜强度刺激a处表1与表2发生偏转方向和速度均增大
C、 若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可出现图2示意图,此时甲位点处于复极化过程
D、 若增加外界培养液的K+浓度,则图2中丙位点测得的膜电位绝对值将变大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