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高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4.3生态工程 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0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
A、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B、 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
C、 以追求粮食产量、经济快速发展为主要前提
D、 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循环经济
B、 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C、 “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 在湿地的周围建立缓冲带可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垃圾分类是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害垃圾填埋处理可消除环境污染    
B、 厨余垃圾加工后可作为鱼类养殖的饵料
C、 生活垃圾发酵能产生生清洁可再生能源 
D、 禽畜粪便作为花卉肥料有利于物质的良性循环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适合生长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 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 鸭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可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
D、 水稻和红萍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的能力
下图为一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曝气可增加水体的溶氧量,抑制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B、 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避免出现赤潮
C、 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
D、 植物浮床能一定程度抑制浮游植物的数量
立体农业是指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生产模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立体农业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
B、 立体农业能充利用资源和空间
C、 立体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
D、 立体农业中的生物群落不会发生演替
下列观点不符合生态农业设计思路的是(   )
A、 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
B、 大量使用化肥和有机肥以获得农业的高产量
C、 生态农业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的平衡为主导思想
D、 循环利用各种农业有机废弃物
从生态工程的角度分析,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的原理是(   )
A、 协调与平衡原理
B、 物种多样性原理
C、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 系统学与工程学
生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后,就会破坏生态工程的哪一原理( )
A、 协调与平衡原理
B、 系统性原理
C、 整体性原理
D、 工程学原理
建设人工湿地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上,主要利用了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和污泥进行处理。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 尽量使用本地物种以减少外来物种入侵
C、 为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
D、 选择合适的人工介质以利于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
A、 物质循环与再生利用原理
B、 协调与平衡原理
C、 物种多样性原理
D、 整体性原理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

A、 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B、 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
C、 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D、 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下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生态农业模式,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是沼气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腐生微生物等
B、 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物质和能量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等生态学原理
C、 图中可以组成的食物链是甘薯→奶牛
D、 甘薯藤青贮的目的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初步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

多选题

综合题

太湖水质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为高效实现“养鱼抑藻”这一目标,科研部门作了多项相关研究.请就提供的科研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以便为养鱼户提供恰当的指导.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

①对如何养好鱼,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 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这一研究成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

③将湖水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三类藻细胞分布如图2(图示25个中格),则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的密度是 个/mL.

(2)研究表明,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 .为了使太湖渔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应根据生态工程的 原理,增加湖泊中的生物种类,调整食物链(网)结构.

(3)科研人员针对太湖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椭圆萝卜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动物名称

能量/(kJ•m2•a1

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椭圆萝卜螺

516

15

231

270

①椭圆萝卜螺同化的能量为  (kJ•m2•a1).

实验处理

A

B

①预处理的湖水

+

+

②经48h饥饿的椭圆萝卜螺5只

+

+

③水生植物(食物)

+

②椭圆萝卜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中包含了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引起的热能散失.科研人员在测定这部分能量时,首先将实验螺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48h的饥饿处理,然后取相同的棕色瓶分别标号,进行如下处理,密闭后置于光下.(“+”代表放入,“﹣”表示不放入)

为了排除水生植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需另设置一组对照,对照组的处理应包括  (选填表中实验处理的标号).实验3h,待A瓶中的螺饱食后再测定各瓶溶氧量,可得椭圆萝卜螺在饱食和饥饿状态下的代谢率.然后科研人员除去A瓶中的水生植物,给A、B瓶更换预处理湖水,每隔3h测定一次溶氧量并计算代谢率,直到A、B两瓶椭圆萝卜螺的代谢率时终止.通过计算得出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所散失的能量值.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