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黑龙江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生物试卷

日期: 2025-04-15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B、 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核苷酸、蛋白质、磷脂和淀粉
C、 糖蛋白、激素、抗体、酶等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 C,H,O,N,P是ATP、核酸、生物膜等共有的化学元素
下列关于蓝藻和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真核生物
B、 蓝藻的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转录,在细胞质中翻译
C、 黑藻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终产物可以自由扩散方式出细胞
D、 蓝藻和黑藻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统,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结构可扩大生物膜面积,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
B、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
C、 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
D、 线粒体内、外膜在功能上的差异主要与膜蛋白和磷脂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淋巴因子使致敏的B细胞增殖分化
B、 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 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D、 RNA聚合酶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给小鼠注射秋水仙素后,秋水仙素能够顺浓度梯度进入正常细胞,使细胞内秋水仙素的含量升高;小鼠癌细胞膜上的一种转运蛋白(MDR)能将秋水仙素从细胞内单向转运到细胞外,使细胞内的秋水仙素含量不会升高。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
A、 抑制MDR活性可使癌细胞加快运出秋水仙素
B、 癌细胞运出秋水仙素的过程需要消耗ATP
C、 温度变化不影响癌细胞运出秋水仙素
D、 正常细胞膜上MDR的含量高于癌细胞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两种氨基酸含有S。已知某一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一个硫原子,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蛋白质分子除了含有S元素外,还含有C、H、O、N
B、 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后最多可以得到约20种氨基酸
C、 该蛋白质可能由一条、两条或多条肽链组成
D、 该蛋白质分子中有“-N-C-C-N-C-C-…”的重复结构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可见细胞质的流动和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结构
B、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先将酶与底物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C、 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经诱导的根尖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
D、 在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应从静置培养液中部取样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如图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G0期细胞可暂时不进行增殖,但在适当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
B、 干细胞能够分裂和分化,可以无限增殖
C、 细胞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细胞中,核DNA,mRNA和蛋白质一般不同
D、 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是等同的
自由基学说是一种细胞衰老假说。下图是自由基学说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②①过程引起的作用效果属于负反馈调节
B、 若过程③攻击的是酪氨酸酶,则会引起白化病
C、 自由基可能引起细胞衰老,但不会引起细胞癌变
D、 过程④可能导致细胞中蛋白质种类或数量发生改变
吡唑醚菌酯能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据此推测该物质可以(    )
A、 直接抑制线粒体内产生CO2的反应过程
B、 降低细菌和真菌细胞中ATP的产生速率
C、 抑制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的酒精发酵过程
D、 用于治理需氧型真菌所引起的农作物感染
下列有关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
A、 科学家证明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 萨顿提出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推论,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C、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D、 艾弗里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021年5月,世卫组织将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617.2命名为”德尔塔”(Delta变体(RNA病毒)。相较于其他变体,德尔塔变体不仅能提高与肺部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的亲和力,还能提高其逃逸免疫系统的能力。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德尔塔变体通过理化方法灭活后可制成安全可靠的疫苗
B、 德尔塔变体在人体内环境中大量増殖,并破坏肺部细胞引起患者呼吸困难
C、 德尔塔变体的核酸彻底水解,可得到6种产物
D、 德尔塔变体感染的体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如图所示为某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内,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 若合成一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则该条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氧原子
C、 RNA与DNA的杂交区域中既有A—T又有U—A之间的配对
D、 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的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 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 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 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 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自然条件下,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能进行基因重组
B、 一对等位基因不能进行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可以进行基因重组
C、 一个YyRr的雄性个体一定可以产生四种1:1:1:1的雄配子
D、 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属于基因重组的一种类型
生物进化研究中涉及众多的生物学概念。下列对相关概念的描述和理解,错误的是(   )
A、 种群既是物种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也是繁殖的单位
B、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导致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 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据报道,2017年我国二胎出生率显著提高,占总新生人口数量的51.2%,但是高龄产妇生下患有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也明显增加,下面有关遗传病及其预防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内比正常人多一个染色体组
B、 高龄夫妇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概率更高一些
C、 可通过B超检查出苯丙酮尿症、猫叫综合症等单基因遗传病胎儿
D、 染色体变异导致患者病情很重,所以染色体异常者均在胚胎时期死亡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模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形成氢键
B、 核DNA的复制发生在所有细胞中
C、 复制可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内质网中
D、 DNA复制需要的原料中不含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
A、 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 和32P
B、 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
C、 可在外壳中找到3H、32P和35S
D、 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下列各组物质可以肯定不是生物体的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H+、乳酸、乳酸钠、Ca2+、碳酸氢钠
B、 解旋酶、呼吸氧化酶、酪氨酸酶、ATP合成酶
C、 CO2、K+、尿素、血浆蛋白、神经递质
D、 氨基酸、抗体、淋巴因子、肾上腺素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服用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高血压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
B、 高血压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偏低
C、 服用ACEI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
D、 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体内合成的ACEI的调节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唯一的调节方式
B、 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会使水稻得恶苗病,体现了植物激素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C、 干热后又遇大雨的小麦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可能与脱落酸遇高温容易降解有关
D、 基因通过控制植物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属于基因对植物性状的直接控制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因此对其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 预实验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浪费
C、 达尔文的实验不能证明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是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D、 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t0~t4时间段,甲种群增长符合S形曲线
B、 甲种群在t4时刻数量最大
C、 若甲种群是有害动物,则在t3时刻进行防治效果最佳
D、 乙种群的数量在t4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继续增加
我国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道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可体现植物的向光性
B、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种间互助的关系
C、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可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可体现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人体皮肤瘙痒的感觉与神经递质“5-羟色胺”有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痒觉和痛觉的形成都属于人体的非条件反射
B、 当神经细胞兴奋时,Na会内流
C、 神经递质进入受体细胞后,会引起后者兴奋或抑制
D、 神经递质、激素、酶等细胞间信息分子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
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所组成的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和丁、乙和丁都存在竞争关系
B、 若该湖泊受到DDT污染,则甲体内DDT浓度最高
C、 该生态系统结构只包括湖泊中所有的生物
D、 湖泊生态系统中只有群落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如图表示某生物的纺锤体,纺锤体由动粒微管,极微管和星体微管组成,细胞分裂后期需要马达蛋白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图一定不是高等植物的分裂图
B、 如图所示的时期可能为细胞分裂中期
C、 微管的化学本质是纤维素
D、 马达蛋白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影响丹顶鹤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保护区内生物的种间关系
B、 保护区内物种呈镶嵌式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复杂的垂直结构
C、 严格有效的保护使该生态系统维持稳定而不发生群落演替
D、 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
下列关于物质X跨膜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若X是水分子,则其既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又能通过相应通道进入细胞
B、 若X是葡萄糖,则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C、 若X是钠离子,则其进入细胞的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且与氧气浓度有关
D、 若X是尿素分子,则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且与氧气浓度无关
种群中产生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这些变异的产生是不定向的,其中对“不定向”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变异不一定与环境变化的方向一致
B、 各种变异的方向不同
C、 变异不一定都适应环境
D、 各种变异不可能与环境变化的方向一致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1∶1比值的是(  )
A、 基因型为AaXBY的某动物,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的种类比
B、 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比
C、 一只红眼XAY与一只白眼果蝇(XaXa)杂交后,子二代中红眼与白眼的性状之比
D、 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半保留复制两次后,含15N与含 14N的DNA数量之比
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非等位基因
B、 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 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不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能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为了培育矮杆抗锈病的水稻新品种,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 , 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5/8、1/4
B、 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 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 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胶质细胞。研究表明,该细胞能将神经元活动产生的过多的钾通过主动运输泵入细胞内,保障神经元的正常活动;且其细胞膜上存在与神经元相同的神经递质受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结构类似,由营养中心细胞体和起连接作用的树突和轴突组成
B、 脑中缺氧时,星形胶质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并释放能量
C、 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减弱会影响钾在神经元细胞内外的分布,从而降低脑的兴奋性
D、 存在于海马区的星形胶质细胞有可能也参与信息的传递、调节以及学习、记忆等活动
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譬如共同生活在加勒比海地区岛屿上的两种安乐蜥,通过摄取食物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同域共存。下列不属于同域共存的是(  )
A、 杜鹃在林冠层栖息,画眉在林下层生活
B、 高海拔田鼠和鼢鼠在不同时间出来觅食
C、 为躲避狐狸,兔子选择与狐狸不同区域活动
D、 不同温度喜好的蜥蜴,选择不同阳光照射度的灌木栖息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