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辽宁省沈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日期: 2025-03-28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 “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这一结论为进化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C、 细胞学说据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阐明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D、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体现了科学理论的形成往往需要科学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事实或证据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
B、 人的个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 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D、 运动员完成“举重”系列动作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下列关于蓝细菌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二者最大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 二者均无叶绿体,但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则不能
C、 蓝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D、 蓝细菌与酵母菌都以染色体上的DNA为遗传物质
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物像所选用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①>②;③>④
B、 若图丙观察到的细胞位于图乙的右上方,从图乙转为图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 从图乙转为图丙后视野更明亮、物像变大
D、 从图乙转为图丙后需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2021年9月24日,“巨型稻”喜获丰收,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得以实现。“巨型稻”平均株高2米左右,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产量高,富含K、Ca、Zn、Mg等营养元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K、Ca是组成“巨型稻”细胞的大量元素
B、 Mg是构成“巨型稻”叶肉细胞叶绿素的元素
C、 组成“巨型稻”和普通稻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D、 组成“巨型稻”的化学元素有的是其特有的,在无机自然界找不到
水和无机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的白由水和结合水都是良好的溶剂,都参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
B、 自由水/结合水的值越大,细胞抵抗干旱、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越强
C、 细胞中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 当大量出汗排出过多的水和无机盐后,应补充淡盐水
如图为细胞中的A与B生成化合物D的过程示意图,C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A为1分子甘油,B为3分子脂肪酸,则D是脂肪
B、 若A为葡萄糖,B为某种单糖,则D不可能是糖
C、 若A、B为两条肽链,D若为胰岛素,则C是肽键
D、 若A、B为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则D是RNA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的有机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类和脂质的元素组成都是C、H、O
B、 脂肪、淀粉、糖原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C、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 多糖和脂肪都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细胞的结构蛋白,如酶
B、 有的蛋白质能够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如载体蛋白
C、 有的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可抵御病菌和病毒等侵害,如抗体
D、 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如胰岛素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 大肠杆菌的尿嘧啶(U)参与了其DNA的构成
C、 豌豆叶肉细胞中组成核酸的五碳糖有2种
D、 人体细胞内的核苷酸种类共8种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是因为(   )
A、 细胞核内DNA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B、 细胞核上有核孔,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C、 细胞核中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为生命活动提供酶
D、 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能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关于真核细胞线粒体的起源,有科学家认为: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细菌,被吞噬的细菌不仅没有被消化分解,反而在细胞中生存下来,在共同生存繁行的过程中,需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即线粒体。下列证据中不支持这一论点的是(   )
A、 线粒体内存在与细菌DNA相似的环状DNA
B、 线粒体内的蛋白质,有少数几种由线粒体DNA指导合成,绝大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
C、 真核细胞具有“极高比例的不表现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但线粒体和细菌的DNA都不具有
D、 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
下面是动物、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图1、图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1细胞右下方的叶绿体应该删掉
B、 图1中标注的“染色质”应该改为“核仁”
C、 图2中标注的“核糖体”应该改为“中心粒”
D、 图2中标注的“叶绿体”应该改为“线粒体”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B、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壁、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构成
C、 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做质壁分离实验,发生质壁分离后会观察到自动复原现象
D、 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可用于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下图为渗透作用装置,A处为清水,B、C处为蔗糖溶液,开始时如图甲所示,一段时间后待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时,结果如图乙所示,h1、h2表示漏斗内液面与烧杯中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B处的浓度一定大于C处的浓度
B、 图乙中C处的浓度一定大于图甲中C处的浓度
C、 图甲中水分子从A处扩散到B处的速率大于从A处扩散到C处的速率
D、 图乙中水分子从A处扩散到B处的速率等于从B处扩散到A处的速率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能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酶只有释放到细胞外才起作用
C、 无论活细胞还是死细胞都能产生酶
D、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下列有关“探究酶的特性实验”的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探究酶的高效性
B、 可以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探究酶的专一性
C、 可以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可以将底物与相关酶混合后再调节pH。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下图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的分子结构可以简写成A一P~P~P。其中的A表示腺嘌呤
B、 活细胞中的ATP与ADP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并处于动态平衡中
C、 ①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②中的能量也可以转化成光能和化学能
D、 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可以体现生物界的统一性
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激话的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是萤火虫发光的直接能源物质
B、 荧光素被激活的过程属于放能的过程
C、 在荧光素被氧化过程中,荧光素酶为其供能
D、 在萤火虫发光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下列关于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希尔反应实验的悬浮液中有H2O无CO2 , 表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反应
B、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18O同时标记CO2和H2O,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C、 阿尔农发现在光照下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
D、 卡尔文用14C标记14CO2 , 探明了CO2中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包扎伤口时,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等敷料
B、 酸奶制作时,容器要密封,加快乳酸菌繁殖,以有利于乳酸发酵
C、 花盆土壤板结,要及时松土通气,以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D、 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避免肌细胞因缺氧产生的酒精使肌肉酸胀无力
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个视野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丝分裂各时期顺序为②③①④
B、 ③中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
C、 ③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2
D、 ①由于着丝粒分裂,导致核DNA数目加倍

多选题

选择题组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