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人名通常体现一个时代的痕迹,下列人名可以体现--新中国成立和巩固”这一主题的是( )
A、 纪建党、石建军、张建国
B、 李建国、陈援朝、祁土改
C、 赵文革、纪跃进、刘公社
D、 朱港澳、董联产、梁开放
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
A、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了南昌起义。
B、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C、 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D、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 )
A、 “一五”计划
B、   生产合作社
C、 集体化
D、 赎买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话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成果
B、 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 “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 “大跃进”时的浮夸
“一五计划”“公私合营”“中共八大”“大跃进”“四人帮”“大庆油田”等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文革结束后,中国人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和计划经济崇拜”的藩篱。其中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
A、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 “四人帮”被粉碎
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拨乱反正工作的完成
“1978年,我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8.1平方米。许多县人均年收入低于50元;我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6.7平方米,工资20年未上涨。”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B、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C、 住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D、 科技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

A、 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
B、 “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D、 港澳回归,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张大爷收藏了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①中共十二大、②中共十三大、③中共十五大。分别从这三次大会的主题中提炼关键词,正确的是( )
A、 ①毛泽东思想   ②初级阶段   ③邓小平理论
B、 ①主要矛盾     ②中国特色   ③科学发展
C、 ①毛泽东思想   ②国企改革   ③中国特色
D、 ①中国特色     ②初级阶段   ③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 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 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人民公社化时代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C、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年时
D、 改革开放100年时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的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指的是( )
A、 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
B、 长江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C、 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D、 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

非选择题(共4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