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吉林省长春市八十七中2022年中考历史一调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06-24
中考模拟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制海权决定一个国家国运兴衰”。中国曾经拥有很强大的制海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强盛篇

材料一:汉武帝曾派遣使者出使东南亚和南亚诸国,携带丝绸、黄金和各种特产……开始了属国家行为的第一次远航出使活动。出使船队从广东出海,到达了印度洋海域的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等地,用丝绸和黄金“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宾主非常和谐友好,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汉书•地理志》

材料二:唐代国力强盛,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之一。长安积极吸纳外来文化,从而使长安在物质生活(如食物穿搭、婚丧习俗等)和文化生活(如音乐舞蹈绘画等)上弥漫着奇特的海外风情。建筑风格也受印度佛教和阿拉伯的影响,唐玄宗的凉殿还带有一些拜占庭和西亚建筑的艺术风格。

﹣﹣《唐语林》

材料三:宋朝时期,陆上丝路被阻断,宋朝曾几次试图打通西北丝路,但由于和西夏的战争遭遇失败,因此被迫放弃西北丝路,转而向海洋发展。泉州、广州等港口都是世界级的大港,聚集了来自波斯、大食、印度等世界各地的商人,中国人的商船也往返于太平洋东部和印度洋,中国人牢牢控制着海上丝绸之路东段的贸易主动权。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材料四:明朝初年,海权优势达到极盛状态,突破近海,进入远洋,书写中国海军史上灿烂的一页。然而,这一辉煌事业并没有逃脱“盛极而衰”的规律,明初之后,中国海军便迅速的、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衰落篇

材料五:15世纪末,新航线开辟,大航海时代来临,海洋文明正式取代大陆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主流范式。而在这个过程,英国脱颖而出,成为海洋时代的最大受益者,从贫瘠岛国,一跃成为殖民地覆盖五大洲,影响力遍及四大洋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超级帝国。

﹣﹣《地球日报》

材料六:中国人真正深入思考海权问题,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外敌坚船利炮的入侵,使得相当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和官员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并由此开始关注海权。一时间,中国海上力量出现了短暂的“复兴”。

﹣﹣2009年《环球杂志》

复兴篇

材料七: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